汉江又称汉水,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为“江淮河汉”。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干流全长1577千米。
汉江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然后就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一路蜿蜒东流,一直流经了陕西省汉中市的勉县、汉台区、城固县、洋县和安康市的石泉县、汉阴县、紫阳县、汉滨区、旬阳县等县区,然后在安康市白河县流入到湖北省,最后在湖北省会武汉市汇入了长江。
陕西省汉中市和安康市地处秦岭和大巴山山地,汉江以北是秦岭,汉江以南是大巴山。汉江的江面宽容博大,沿途接纳了百余条大小支流,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曲折奋进,成就了汉中和安康两地的生生不息。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汉江古老的地理人文特征不仅塑造了汉中市和安康市的六百多万陕南儿女的大气、淳朴、包容、坚韧、创新、图强的品格,也孕育了一种属于陕南汉江流域独特的地方戏曲,这就是:汉剧。
直到今天,汉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仍然有许多汉江儿女深深的痴迷着汉剧。举个例子,吾的一位“忘年交”,他虽然年近八旬,但他每天都喜欢听汉剧、唱汉剧。
吾的这位“忘年交”汉剧戏迷,他的大名叫常清寿,今年78岁,居住在安康市市区的“金州清风”小区。吾称呼他“常老”。
年近八旬的常老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面色红润,双目似利剑一样炯炯有神,腰杆直挺,坐、言、起、行皆干脆利落。他看上去只有60岁出头,给人的印象根本不像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凡是和他交往过的人,都会认为他是一个年轻、健康、自信、率真的老人。
常老退休前在安康市汉滨区基层乡镇工作,担任过好几个乡镇的主要领导干部。他说他年轻时候在基层乡镇工作,始终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政,扎扎实实做事。他始终是心存天下不平事,意念人间疾苦情。他始终坚持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他一生最喜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这首诗中的一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常老在退休以后,过着非常简单而健康的生活,写字和听汉剧、唱汉剧是他的退休生活的两大主题。在他看来,学习是个人不断成长进步的“加速器”,是丰富智慧、提升境界、放大格局的“金钥匙”。一个人如果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就容易精神上缺钙,思想上滑坡。对老年人来说,只有学习才是最好的养老方式;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所以他刚一退休就开始练习书法和学唱汉剧。除此之外,他还喜欢读书和看电视台播出的新闻节目。他关注时事,视野开阔,为念众生苦,常思百姓患。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老了要更加认真学习,要努力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要像南宋的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写的那样:“位卑未敢忘忧国。”
在常老看来,文字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民族品质的凝聚;书法是美化的汉字布阵,是艺术的黑白构成,是心灵的点画聚散,是情感的线条流动。他刚一退休,就开始临帖。他上追汉魏,下至明清及现当代,广泛博览,师其精神而弃其皮毛,尤其致力于行草书的研习。笔墨伴人生,书法舞天地。他精研过古代的“二王”、苏轼、黄庭坚、米芾、王铎、董其昌等名家,也精研过现当代的于右任、启功、张海、卫俊秀、吴三大、曹伯庸等大师的字。他对安康市本土成长起来的书法大师刘旸光先生的字更是推崇备至。他的行草书多以中锋用笔为主,线条自然流畅,收放自如,跌宕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他的书风和他的做人一样,豪放洒脱,温润敦厚,拙中见巧。在章法布局方面,平中求奇,虽无险峻之势,却富于变化。
常老喜欢用毛笔书写这么两副对联:假貌写真情,莫闲看镜花水月;新声传旧事,须认作暮鼓晨钟。另一副对联是:声情惊愚,开场日即收场日;高台教化,戏中人亦世上人。这是他从一本书上看到的,他觉得这两副对联可以表达他对戏曲艺术的认知。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地道的“汉剧迷”。
安康市北枕秦岭,南依巴山,群山环抱中,有一条澄清碧绿的汉江缓缓穿城流过,把市区分成了江北和江南两大片。安康市市区的人文禀赋既含有北方的粗犷豪爽,又具有南方的钟灵毓秀。不管是住在江南还是江北,安康的市民们有许多人喜欢从汉江两岸产生的地方戏曲汉剧,因为汉剧是汉水文化的独特载体,也是安康这个城市的文化符号;也正因为有了汉剧,安康市才不仅仅是山川秀丽之地,也是人文厚重之地。汉剧是优秀的民间文化,她里面有悠远的文脉,有深邃的境界,有磅礴的情感,她能带给人们以温暖和力量。她是安康劳动人民长期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安康人祖祖辈辈可贵的创造与传承。她是陕西的古老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有了汉江穿城而过,有了汉剧传唱三百余年,安康如今才成为一个以城市为骨架,以水系为脉络,以文化和文明为灵魂的秀美小城,才被誉为“西安的后花园。”
常老自退休后,每天都是早睡早起,早晨起床后,漱洗完毕,他就去安康市区的汉江公园和兴安公园、安澜公园等场所散步,唱汉剧。吾曾多次在周末去这几个公园里听他唱汉剧。吾感觉常老一旦唱起汉剧,就有一种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写的“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热乎劲儿,好像周身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激情。他的每一次演唱都会吸引来许多人关注的目光。他的唱腔时而深沉委婉、慷慨激越,时而欢乐明快、刚健有力。他的唱腔能表现老生的苍凉悲壮、小生的清越脱俗、小旦的乖巧活泼、老旦的浑厚圆润。大家都感觉他的表演感情饱满,韵味醇厚,吐字清楚,铿锵有力,文武兼备,技巧娴熟,刻画人物性格准确到位,丝毫不亚于一个汉剧专业演员的水平。不过,许多人不知道常老为了学好汉剧,不仅经常有空就练习唱腔,还专门去了安康市区和旬阳县、紫阳县、平利县、岚皋县、石泉县等安康市管辖的几个县的一些有名的汉剧演员那里去拜师学艺。他早就养成了一种谦逊好学、精益求精、忘我投入、献身艺术、不求回报的艺术品质。孔子说过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做许多事情,成功的秘诀就是:兴趣加坚持。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走下去,而是走下去才有可能会看到希望。这些道理在常老的身上都得到了验证。
常老虽然是一个老者,但他不仅仅是对汉剧的传统剧目如《铡美案》、《韩信拜将》、《斩秦英》、《苟家滩》等非常喜欢,他对最新的汉剧剧目如《焦裕禄》、《任长霞》、《桃花岭》、《汉水缘》等也非常喜欢。他唱起这些剧目来都是嗓音洪亮,响遏行云。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吾每次和常老在一起交谈,聊到汉剧的时候,他总是滔滔不绝,谈锋甚健。他说,他喜欢和我这个“忘年交”在一起谝(陕西方言:聊天)汉剧。
吾有一次问他:您为何在退休后那么喜欢汉剧?他说:我主要是为了图个心情愉快,图个身体健康。因为音乐可以使人放松心情,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人过了六十岁,就正式步入了老年人之列,身体的各项机能也自然减退了,这个时候尤其要注意自我保健。如果把身体搞好了,自己不受罪,家人不受累,国家还不花医疗费,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情。身体要好,心情首先要保持好。养心即养生,心宽则长寿。在这方面,古代的孔子是中国人的榜样,他一生喜欢音乐。他经常和春秋时期的许多音乐大师一起探讨乐理。他在齐国听到《韶》的音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借助音乐来消除疲倦,愉悦精神。他在绝粮于陈地之时,还是弦歌不绝,音乐让他在饥寒交迫之中也不忧愁。每当听见别人唱到幽雅的歌曲时,他必定请人家再唱一遍,他自己跟着学唱。在春秋时期,那时候的医疗条件是非常差的,一般人的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岁左右,而孔子竟然活到了73岁!而在古代,能活到七十岁的老人寥若晨星,唐代的杜甫有一句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从唐代以后,人们才把七十岁称为“古稀之年”。孔子活到了七十三岁,他的这把年纪就相当于如今的百岁老人,毕竟,现在的医疗条件和春秋时期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常老告诉吾,他喜欢听汉剧、喜欢学唱汉剧,还有一个原因是,汉剧让他增加了不少知识,传统汉剧的每一出戏、每一段唱腔里都包含着一个历史故事,学会了一段汉剧就让他增长了一份历史文化知识。
常老告诉吾,汉剧是在汉水流域早期的民歌、山歌相结合成为土调歌舞戏的基础上,受金元时期南北曲的影响,逐步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地方剧种。它以西皮、二簧为主调,属于皮黄声腔,通称为汉剧。汉剧的音乐形式属板腔体,曲调古朴而优雅,婉转而激昂,随剧情发展和人物个性而变化。汉剧的曲牌达400多种,乐队的形式叫“文武场子”,文唱武功,各有千秋。汉剧在安康市下属九县一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安康市紫阳县是全国有名的富硒茶之乡,这里的老百姓自古就喜欢汉剧。距离县城很近的紫阳县洞河镇是陕南有名的“戏窝子”。1958年,紫阳县成立了汉剧团,这在陕南是成立最早的汉剧团之一。剧团刚一成立,一方面积极派人到外地学习取经,一方面经常到农村巡回演出,积累经验,不断提高。1960年5月,紫阳县汉剧团被评为陕西省群英会先进集体。上个世纪的70年代,由紫阳县汉剧团创作的民歌剧《王二嫁嫂》在全省文艺汇演中获得大奖。上个世纪的80年代,由紫阳县汉剧团创作的民歌剧《三请吹鼓手》获得了陕西省文化厅颁发的七项大奖。2017年,紫阳民歌剧被正式批准成为国家级地方剧种。
常老告诉吾,汉剧和其他地方戏曲一样,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具有时代性的重大课题。戏曲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传统戏和古装戏,戏曲事业要发展,还是应该更多地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还是应该更多地关注时代、关注现代生活,关注普通老百姓的寻常情感,所以如今那些搞戏曲艺术研究的人,尤其是专业和业余的编剧们,首先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开阔的国际视野与开放的文化胸襟,要努力寻找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现代价值之间的契合点,要努力提炼传统文化资源的思想精髓与审美特质,建立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共鸣,这是戏曲艺术创造的前提。只有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的戏曲作品,然后通过文化资源的社会化和市场化配置,才有可能打造出像古代的《窦娥冤》、《西厢记》、《麒麟阁》等真正“留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戏曲精品。
吾虽然也喜欢听汉剧,偶尔也能哼唱几句汉剧,但比起常老这样痴迷汉剧且对汉剧和一切戏曲艺术发展有着深刻思考的“汉剧迷”,那真是有如小溪之于大海,萤火之光相比日月之辉一般。
百载光阴弹指过,未应墨染是初心。莫道今朝人渐老,风华正茂胜当年。汉剧让常清寿老人在晚年充分享受到了生活的水分和土壤。痴迷汉剧、思考汉剧和戏曲艺术事业的发展和传承问题,这不仅给他的晚年生活带来了乐趣,同时还让他把夕阳的余热倾洒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