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玉镯》是一出折子戏,很多剧种都有演出,讲述:孙玉姣坐在门前绣花,被青年傅朋看到。傅朋爱慕上孙玉姣,便借买鸡为名和她说话。玉姣被傅朋的潇洒多情打动,傅朋故意将一只玉镯丢落在玉姣家门前,玉姣拾起玉镯表示接受傅朋的情意。刘媒婆看出了两人的心愿,出面撮合了他俩的喜事。
吕戏《拾玉镯》创排于1953年夏,根据桂剧剧本整理而来,舞台导演杜民,音乐设计张斌,钱玉玲饰孙玉姣,沈涛饰傅朋,王俊英饰刘媒婆。1953年冬,山东省吕剧团在大观电影院举行公演,
作为吕剧的经典剧目之一,山东省吕剧团演出该剧成功后,多次为国家领导人汇报,潍坊、烟台、威海、惠民、平度、邹平、长岛、文登、章丘等地的吕剧团都有学习演出。
下面,请跟随孙玉姣的首演者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钱玉玲老师的回忆,再次认识该剧:
1949年,我参加了潍坊特别市文工团,演出歌舞为主,主演了《刘胡兰》等歌剧,反响很好。后来我们去济南观摩了林建华、张斌、王俊英、李渔、靳惠新等老师演出的《小姑贤》《李二嫂改嫁》,接触了吕戏。1952年,把我调到济南,这才开始了我作为吕剧演员的生涯。
《拾玉镯》是我接触吕戏后演出成功的第一个剧目,在领导和老师们的帮助下,花费了很大的功夫。刚到济南的时候,林建华老师带着女演员学唱、练功,团里安排我演《小姑贤》里的小姑,那时刚学吕戏还没学会,我找不到过门,演出的时候把过门也唱进去了,所以这个角色没演好,后来又给我排《拾玉镯》。
这个戏很好很美,孙玉姣这个小闺女的角色倾注了我大量心血。参加工作以前,我也是这样的家庭劳动女性,因此这个戏里面做针线、撵喂鸡的情景设计了很多身段,这是有生活依据的。我把自己当成孙玉姣,在家没人作伴,鸡就是我的朋友,数鸡时,一只、两只、三只……我最喜欢的那只芦花鸡怎么不见了啊?我着急,找,看,哎呀,原来她在这里!
做演员要一心扑在戏里面,那时候我走路吃饭都在想该怎么塑造人物,刚学吕戏的时候,念白说不好,艳芳是济南人,我向她请教。刘梅村、尚之四、杜民、张斌,还有从京剧团请来的身段老师等等,很多老领导老前辈都为这个戏付出了,王俊英饰演的刘媒婆,沈涛饰演的傅朋,我们演员也卖力,所以才能成功。当时我们演出,这个戏唱腔、身段、剧情、演员合作等等方面都配合得好,发挥了吕剧的剧种长处,让人赏心悦目,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很多领导到济南都要看看吕戏的《拾玉镯》,具体演过多少场我不记得了。五十年代末,中央八届七中全会期间李先念点名让我去上海演,那次演出,前面是《拾玉镯》后面是《借亲》,后来他们说毛主席也观看了演出,我当时是不知道的,那时候被打成了“右派”限制演出,没有机会参与接见,但是演出得到领导的肯定了,是《拾玉镯》救了我。八十年代我最后一次演出这个戏,为省文代会演出,我们老团长尚之四老师说,“这个戏当年下了苦功了,到现在演出水平也还不错”,他老人家这么说我很高兴。
《拾玉镯》是山东省吕剧团移植其他剧种优秀剧目的开端。下面,编者再引用省吕剧团的同志们于1954年4月撰写的剧目排演介绍,向大家展示吕戏《拾玉镯》的改编情况:
1953年夏季,我们选择了桂剧《拾玉镯》准备在群众中试演,但因为吕戏与桂剧特点不同,为适合吕戏演出起见,便不得不略加整理修改。
该剧在情节上略有改动;对山东观众难以理解的个别南方土语,也做了改词不改意的易动;为了适合吕戏的音乐节奏,唱词也略有增减。在做这一切整理工作时,我们均尽量忠实于原作,并力求保存原作的风格。
将他省流传很广的地方戏,改用吕戏形式演出,在我们尚属初次尝试,一定会有很多缺点,因此特别希望同志们对整理后的剧本多多指正,能将排演中发现的问题快点告诉我们。
老艺术家爱吕剧一辈子,为吕剧付出了一辈子。如今已87岁高龄的钱玉玲老师还在牵挂着吕剧《拾玉镯》的传承。她说:
这个戏是省吕剧团建团初期的一个经典作品,里面倾注了许许多多的老领导、老前辈、老同事的心血,参与过这个戏创排的很多老同志都去世了,我们感激他们怀念他们,为吕剧留下了一个艺术水准高的作品。
当年剧团安排我把这出戏教给了吴萍、刘淑荣、李玉慧三位女演员,他们都很优秀,是吕剧的人才。这个戏有录音,但遗憾的是没有个高标准的录像,因为作为一出唱腔、表演并重的戏,只有录音无法还原当时的演出情况。
现在这出戏演得少了,有些剧团还演出,但标准也没有当年那么高了。这么好的戏怎么能失传呢?所以我想在自己身体条件允许时为吕剧再做一点贡献,在领导、老师、同事们的帮助下,最好是能按照我们当年的要求,高标准地把这个戏恢复起来,让青年人一代代传承下去。
前几天,剧院领导来家里为我发放抗美援朝纪念章,领导支持我的看法和想法。我想,在领导的支持下、在同志们的努力下,要真办实事、排好戏,咱吕剧肯定会越来越好!
山东戏曲音乐大师、新吕剧音乐的奠基人张斌先生为吕剧《拾玉镯》设计了音乐唱腔。该剧音乐的主要革新:
孙玉姣演唱的[四平]回归传统,吸收了坐腔扬琴的特点,[四平二六]是在[四平]的基础上吸收梆子戏的[二八板]发展而来,刘媒婆演唱的[四平]吸收了河南曲剧的某些特点,曲牌[四句娃]根据[娃娃调]改造而来,曲牌[丝罗扣]根据吕戏特点创作写成。
这出戏的音乐优美灵动,在创作中丰富了吕剧音乐表现能力,为吕戏音乐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
钱玉玲,女,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1934年生,山东威海人,1949年参加潍坊特别市文工团,1952年从昌潍文工团调入筹备建立的省吕剧团,1962年拜五音戏泰斗邓洪山(鲜樱桃)为师。
她主工花旦,戏路宽广,擅长刻画人物,以做功见长,表演细腻不失激情、富有小家碧玉之美,曾饰演《姊妹易嫁》素花、《王定保借当》春兰、《拾玉镯》孙玉姣、《打金枝》公主、《喝面叶》梅翠娥、《王小赶脚》二姑娘、《借亲》一秤金、《李香君》卞玉京、《闹严府》严兰贞、《逼婚记》皇姨、《芙奴传》芙奴、《朝阳沟》银环妈、《沂河两岸》玉凤、《半边天》常金凤、《两个心眼》卞二嫂、《东风解冻》翠花、《李二嫂改嫁》主任、《母与子》主任、《亲事》主任等,导演作品有《画龙点睛》《芙奴传》《梨花狱》《闯山东》等。
1954年,凭借《王定保借当》获得首届华东戏曲会演表演二等奖;1963年,主演的《姊妹易嫁》由香港华文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艺术片;1986年,凭借《画龙点睛》获得山东省第二届戏剧演出月优秀导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