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资讯
川剧名角--尹有贵
戏曲资讯  2020-11-23

尹有贵,男,73岁(2010年时63岁),曾有艺名“尹幼雷”,重庆市渝中区人,川剧名角,老戏骨,重庆市市级非遗川剧代表性传承人(第一批),原重庆市川剧院川剧演员。师从于四川省著名川剧花脸艺术家吴晓雷(1960年去世)和“川剧小生泰斗”、原重庆市川剧院名誉院长袁玉堃大师(2004年去世)。上世纪80年代,凭借《评雪辨踪》《荆钗记》《绣襦记》三部传统川剧作品,尹老一唱成名,成为那个时代的川剧名角。尹有贵三个字,也在那个时代烙下印记,至今被老戏迷们熟知。2010年12月,他被授予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尹有贵2004年退休后,他坚持传授技艺。今年受疫情原因,重庆各剧院川剧表演暂未恢复,目前,重庆市川剧院正为接下来的公演作准备。而《评雪辨踪》作为剧目中重点场次,也处于紧张排练中,尹老就是该剧目的复排传承人。

简介

上世纪40年代,尹有贵出生在渝中区正阳街。父亲下过力,也曾在大阳沟菜市当会计,母亲在正阳街开了一家小面馆。他记忆里,童年时期的“厉家班”(重庆市京剧团前身)在一川剧场公演,该剧场正好就在正阳街上,演职人员时常照顾母亲小面生意。尹有贵从小聪明伶俐,讨人喜欢,所以每晚公演结束前,经常有机会被带入剧场免费看“戏脚脚”(剧末通常有武打戏)。由于崇拜剧中的武打剧情,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三的尹有贵,在老家墙壁上留下了不少调皮的脚板印。正是从小深受艺术环境的熏陶,在尹有贵心里落下了学艺的种子。四川省著名川剧花脸艺术家吴晓雷当年就住在尹有贵家附近,尹有贵喜欢去吴爷爷家串门,这爷爷爱吃酒,性子豁达,偶尔教尹老唱几句戏。“1958年5月,我刚好10岁,有天放学回家,记得是午饭前,路过吴爷爷家门前,他突然叫住我,让我跟他去报名。”在没有通知父母的情况下,尹有贵被吴晓雷带到重庆剧院门前(现解放碑海逸酒店对面),原来,四川省川剧院一团(重庆市川剧院前身)正在现场招生。当年,能考上川剧团是莫大荣幸。既为家里减轻负担不说,随团学生还可以领取生活补助。”就这样,尹有贵在10岁这年,步入了艺术殿堂。学艺生活是艰苦的,尹有贵记忆犹新,每周星期天是探亲日,白天回家团聚,晚上要在师傅带领下,去重庆剧院看前辈唱戏、观摩。那时,清晨7时起床热身,上午8时至10时是练功时间,翻跟斗、压腿、劈叉、下腰、练刀练枪、练台步等基本功都要练到,风雨无阻。练完功才能吃早饭,下午16时吃午饭,晚饭在23时后,这在当年算是行规。行规是建立在不影响公演和训练的基础上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早年的川剧演员不少都落下了胃病的职业病。入行后,吴晓雷收尹有贵为关门弟子,“尹幼雷”成为尹有贵的艺名。作为花脸大家的徒弟,早期学艺的尹有贵接触花脸角色最多。实际上,每位戏剧演员都要学会文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以及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别看而今的尹有贵两袖清风、一身儒雅,其实早年舞刀舞枪样样通,能文能武样样行。从训练班毕业后,尹老分配在重庆市川剧院二团。

川剧名角尹有贵 

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期间,尹有贵出演了《沙家浜》《平原作战》等样板戏。这一时期,他演绎的角色多数为英雄人物,因为公演场次较多,尹有贵在这一时期用嗓过度。嗓音过度疲劳,加之日久沉积,便落下了永久的职业病。上世纪80年代,是尹老演绎事业中的巅峰时期,是老戏迷眼里的当红小生。那时的他,已转拜川剧小生泰斗袁玉堃名下。由于行当从生角转成小生,隔行如隔山,熟悉行当需要一段适应期,袁玉堃便对尹老提出严格要求:“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唱戏,在骂声中成长。师傅骂你,是恨铁不成钢。观众骂你,是你演出没做到堂(指表演不到位)。同行骂你,说明老师教给你的东西没学好。无论如何,都在为你好。”婚后,尹有贵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太忙照顾不了家庭。每年有4个月时间在重庆各区县公演,背铺盖下乡,与村民们一起同劳动、同住、同吃。尹有贵从皇帝演到乞丐,从解放军司令员演到公安局长、农村村支书,工、农、兵、学、商……尹老一生演绎大小剧目50多个,饰演的角色、出演场次不计其数。感叹,重庆新一代川剧人赶上了好时代,尹有贵为之振奋和欣慰,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了解并热爱川剧艺术。

川剧名角尹有贵 

同类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