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资讯
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沈皛
戏曲资讯  2020-11-23

沈皛,作家、纪录片导演、文艺评论家。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博士。中宣部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撰稿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约评论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两次斩获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纪录片大奖,曾获中央电视台“活力中国” 纪录片评选社会人物类优秀作品奖,伦敦奥运会银质转播勋章,中国大学生电视节优秀纪录片奖,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评委会特别奖,中国西部新媒体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最佳导演奖,两获四川省政府颁发的文艺类最高奖“巴蜀文艺奖”等奖项。

主要成果:

1.独著专著《川剧录音制作及赏析》,该书由中国剧协副主席魏明伦先生作序,填补了中国戏曲录音方面著作的空缺,作为专业教材被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馆藏,获四川省政府颁发的文艺类最高奖项“巴蜀文艺奖”。

2.独著专著《源流—中西文化论谈》,该书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阿来先生作序,中国作协名誉委员马识途先生书名题字,被教育部评选为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者推荐读物。

3.独著专著《纪录的路》,该书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作序,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阿来、著名国际纪录片评委会主席孙剑英、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副总监周艳联袂推荐。

4.受邀担任中宣部、国家文物局、住建部、广电总局联合发起,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撰稿人。该项目为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央一号重点工程。该片分别在央视一频道、二频道、四频道、九频道、十三频道及全国省级卫视播出,全国同时段纪录片类节目收视率排名第一。第三季首轮播出观众规模达4.13亿人,相关内容全球网络点击量达8亿次。

5.策划、撰稿、导演纪录片《木雅我的木雅》,获中央电视台“活力中国” 纪录片评选社会人物类优秀作品奖,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国际纪录片人文类评委会大奖,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评委会特别奖,巴蜀文艺奖,并在中央电视台十频道、中央电视台九频道播出。且被美国公共广播协会纪录频道(PBS)选中,在该频道播出。同时,该片被国务院新闻办和文化部外联局选中,翻译成八国语言,作为中国对外形象宣传片使用。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国际纪录片影展上广受好评。

6.策划、撰稿、导演纪录片《角色》,获得第十一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国际大学生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奖,中国大学生电视节优秀纪录片奖,中国西部新媒体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最佳导演奖。

7.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拍摄纪录片《舞步》(Own Steps)。

8.指导学生完成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艺英计划”培育项目纪录片《清华园火车站》。

9.制作完成国家大剧院《乐咏中国》卡列维・阿霍、迈克尔・戈登等五位国际作曲家专题片。

10.在《当代文坛》、《新闻界》、《中华文化论坛》等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11.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特约评论员,发表特约评论二十余篇。

主要经历:

从小师从四川音乐学院资深教授肖前勇学习二胡。中学期间,担任成都树德中学民乐团主力二胡演奏,获全国青少年民乐团最高奖“阳光奖”。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录音工程专业,师从国家一级录音师李大康教授。研究生保送攻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策划专业,师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关玲教授。博士为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专业,师从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中国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创始人廖祥忠教授。曾任中国传媒大学校艺术团副团长,中国传媒大学民乐团团长。

2008年经考核进入教育部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新实验区,在李大康教授指导下多次在国家大剧院和中山音乐堂等国家级剧场参与剧场录音工作。

2008年北京奥运会被国际奥组委聘为国家会议中心音响师,并被评为北京奥运会优秀工作人员。

2009年被中国传媒大学推荐考入北京市首都大学生大学世纪英才学校。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指挥部广场背景策划指挥组组长,并被评为国庆60周年优秀工作人员。

2009年受聘为广州亚运会主转播商GAB摄像师。

2010年受聘为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UBS摄影师。

2010年被中国传媒大学保送攻读本校广播电视艺术方向电视策划专业研究生,任团中央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党支部书记,下派到四川省宣汉县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在下派支教之余,根据当地真实故事,自编自导,为支教学校藏区学生编排音乐情景剧《月光妈妈》,该剧在当地多次演出,引起轰动,并在全省百所职业中学节目中脱颖而出,在2011年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四川省庆祝建党90周年藏区“9+3”学生文艺汇演”中作为开场节目受到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0年,耗时两年研究采访、跟踪拍摄,跟随着一帮川剧艺人走南闯北,独立完成纪录片《角色》。该片以中国戏曲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当代川剧领军人物,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在戏曲舞台和现实生活中,各种角色交错的真实经历为线索,用当事人们的回忆,和导演自己心路札记一般的旁白,以90后的视野,向观众娓娓道来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川剧往事,向人们展示出这群二十一世纪的民族文化守望者们的艰辛与坚韧。该片播出后广受好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网易等多家媒体对沈皛进行了专访报道。

2012年参与中国传媒大学“世界城市交响曲”纪录片项目,与美国南加州大学联合拍摄纪录片。

2012年受邀参与教育部人文科学研究项目《木雅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着力研究定居于甘孜州康定县贡嘎雪山山脉中的木雅藏族。同时与康巴卫视合作,担任纪录片策划、导演,历时三年拍摄《木雅,我的木雅》。该片播出后中新社、光明日报、北京台、新浪网、华西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对沈皛进行了独家专访。

2012年受邀参与国家广电总局《戏曲电视剧创作策略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项目,负责撰写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背景下戏曲电视剧的创作策略,并负责分析越剧电视剧《孔乙己》。著有《由越剧电视剧<孔乙己>浅谈国士兴衰》、《浅析戏曲电视剧中的声音处理》。

2012年伦敦奥运会,受聘为奥运会主转播商OBS(Olympic Broadcasting Services)摄像师,获国际奥组委颁发的银质转播勋章。

2013年为国家大剧院制作多部艺术专题片。

2015年受邀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特约评论员。

2017年受邀担任中宣部、国家文物局、住建部、广电总局联合发起,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撰稿人。

2017年受邀在四川大学作题为《“传统文化+”时代:媒体人的自觉与自信》讲座。今日头条、环球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报道。

2013年留校工作至今。

同类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