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曲唱千里有出处,水流九派有源头。
汝州是河南曲剧的发源地,2020年5月18日是曲剧登台94周年纪念日。当日,汝州市“寻找‘村宝’·家乡因你更精彩”,纪念曲剧登台94周年暨唱响村戏同绘村画系列活动,在该市群艺馆中原大舞台启动。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河南曲剧》记载:河南曲剧是“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926年经临汝县(今汝州市)农民“同乐社”搬上舞台,发展为曲剧剧种。对此,汝州知名文化学者彭中彦在《曲行天下》一书中有专门讲述。
1926年5月18日(农历四月初七),临汝县(今汝州市)艺人朱万明、关遇龙率领“同乐社”16位艺人,在登封颍阳镇北李洼村演出时,突遇电闪雷鸣、大雨如注,遂甩掉高跷,登台演出,曲剧就此应运而生。
曲剧是中国第八、河南第二大剧种。94年来,河南曲剧以其质朴通俗、风趣幽默、轻盈俏丽的艺术风格,从民间小戏发展为著名剧种,在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广为流传,并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汝州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李树建,指导汝州市曲剧团排演了曲剧《天青梦》。在河南省第14届戏剧大赛中,《天青梦》斩获“文华大奖”。汝瓷、曲剧,两大汝州文化名片,也因此更为绚烂夺目。
为了弘扬、传承曲剧文化,2014年11月,汝州市档案局(馆)组织开展了旨在抢救汝州历史文化的“汝州记忆工程”。通过查阅史料,广泛寻找、走访,采集口述档案,组织者确定了当年“同乐社”16位艺人名单,找到了其中5人的照片,并为其他11人画像留影。
今年5月3日,“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传承与创新”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负责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雷红薇教授,专程来到汝州考察了解曲剧发展史,在汝州市群艺馆观看了曲剧传习所小演员们的表演。
“你们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谈到汝州市档案局(馆)的“汝州记忆工程”时,雷红薇称赞道。在王寨乡郑铁炉村,雷红薇拜谒了河南曲剧主要创始人之一朱万明先生。看到雷红薇教授来访,朱万明的后人拿出了老先生生前用过的曲胡。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传承与创新”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由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主持,参与者有专家、非遗传承人,全国15所本科、高职等院校,26家行业协会、院团、研究院(所)等。该资源库2019年11月立项为国家级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