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百年诞辰
• 戏韵流芳 •
圆满落幕
张君秋先生的一生,是为繁荣京剧艺术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我们纪念先生,最重要的是认真继承他的遗愿,学习他的精湛艺术,弘扬他的高尚风范,把京剧艺术流派很好的继承下来,不断发扬光大,把他毕生执著追求的京剧事业振兴起来,使京剧艺术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辉。
“戏韵流芳”系列演出于12月5日晚在中国大戏院上演《楚宫恨》。《楚宫恨》是张君秋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上世纪80年代,张君秋正以“十旦九张”的气势影响整个京剧旦行,张派《楚宫恨》在京剧爱好者当中得到广泛传播和固化。尤其是其中的“二黄慢板”,是张派代表性唱段,流传甚广。
本次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演出的改编版,剧本做了缜密的修改与加工,保留原剧整体框架和演唱精华,删去旁枝末节,突出主要人物马昭仪,着重加强原为二号人物的伍子胥。在剧本内容上,故事情节合情合理,人物塑造得丰满传神,结构严谨,主题鲜明。在关键场次中,增写了两段西皮唱词,后面还增添了简短的武打场面,使该剧成了一出生旦并重、行当齐全的群戏。
张君秋弟子赵秀君饰演的马昭仪贤淑、明理,性格分明,嗓音甜润,整段唱起伏顿挫腔韵十足,幽咽宛转、圆润明亮张派韵味浓郁,引起全场雷鸣般的掌声。张克的杨派老生韵味古朴,他在表演中加入了长靠,开打功夫亮眼。石晓亮饰演的费无极在表现丑行艺术特点的同时,借用了架子花脸的表演元素,对这一反派角色的强化让对手戏更加好看。康健、杨光、马连生、谭艳、卢松、陈玺强等演员的演唱、念白、做戏和尺寸把握都体现出艺术风范。崔洪、朱建中、王悦、孙文庆等组成的乐队成员与演员配合默契,让演出现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
12月6日晚,上演第四场经典大戏《状元媒》。《状元媒》由张君秋与马连良、谭富英等艺术家合作创排,久演不衰。剧中,宋王带领柴郡主行围射猎被辽兵包围,杨延昭救回宋王、郡主,宋王却误认为傅丁奎救驾,将郡主许婚。最终真相大白,杨延昭终与郡主成婚。这出戏是张君秋根据自身条件、唱腔特点创编,其中柴郡主是张派艺术的经典角色之一。这出戏也是张派戏中一出氛围比较欢快、结局圆满的作品,本次系列演出以《状元媒》收官表现了纪念活动的圆圆满满。
值得一提的是,我团演出的《状元媒》是张君秋先生亲自传授。这出戏从主要演员到乐队甚至龙套,都由当年张君秋先生率原剧原班人马来津一对一亲授,称得上是原汁原味的传承。
赵秀君在继承“张派”艺术上非常的严谨,每一场演出都按照张君秋老先生的要求保持最佳状态,保持着最高标准的艺术质量。当晚由张君秋先生亲传弟子、梅花奖获得者赵秀君饰演的柴郡主,唱腔、发音、吐字、行腔,人物整体把握,都彰显着纯正的张派风范。“天波府忠良将宫中久仰”“自那日与六郎阵前相见”“到此时顾不得抛头露面”等精彩唱段博得观众喝彩,观众直呼:就是这个味儿,过瘾!梅花奖得主张克饰演的吕蒙正杨派唱腔韵味十足,诠释了角色足智多谋的特点。姬鹏饰演的赵德芳、马连生饰演的宋王、李秀成饰演的杨延昭、杨光饰演的傅丁奎,以及朱鸿琪、李文英、张毅、卢松等都有精彩发挥。崔洪、朱建中、孙文庆等组成的乐队与演员们默契配合。
整场演出,舞台富丽堂皇,演员情绪饱满、表演精彩,乐队演奏和谐给力,观众被演出的整体艺术性吸引,喝彩声、掌声、叫好声不断爆发,还有不少戏迷忘情地跟着演员哼唱。自始至终,台上熠熠生辉、台下气氛热烈,彰显出了我团艺术水准和实力,也体现出戏迷观众对京剧的热爱和对青年京剧团的支持。至此,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纪念张君秋大师的系列演出圆满收官。我们将继续秉承大师的遗愿,继续前行,将京剧事业继续代代相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