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作为一种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河北西北部地区、陕西东北部地区等地的戏曲艺术,涉及范围较广,地域性强,深受当地大众喜爱。晋剧堪称二人台最亲密的姐妹艺术,大凡二人台流行的地域,几乎同样流行晋剧。而流行于内蒙古的二人台又与当地的蒙古族民歌关系紧密,历史上曾有人将她跟“蒙古曲儿”相提并论,可见二者有血肉联系。细品四省区二人台的曲调风格,山西二人台有晋剧风味儿,陕西二人台有陕北民歌风味儿,内蒙古二人台则塞外民歌风味儿浓郁,而塞外民歌本身为汉族民歌及蒙古族民歌的融合体。
少用方言俚语 向普通话学习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几乎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是走西口汉族百姓的落脚处。这里以呼和浩特与包头为中心,早已形成特定的方言体系,且有别于晋陕方言。虽方言、俚语、串话地方色彩颇浓,但让全国其它方言区的人难以听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戏剧艺术有了很大发展,但二人台因方言的限制走向全国的步伐非常缓慢。
二人台文化底蕴深厚,传统代表剧目《走西口》一出区区小戏便道出了走西口移民文化的真谛。然而,与东北二人转比较,却因难以被全国各地观众接受而走向全国非常困难。究其原因,语言壁垒最为主要,语言樊篱难以突破。当地的基础方言,以晋北方言为底色,主要参杂陕北、冀西北方言,甚至对当地曾经的蒙古语方言有所借用,发音方面也有蒙古语的特点。而东北二人转所用的东北方言,虽基础方言以鲁、冀方言为主,却与以北京语言为标准的普通话非常相近,使全国观众易于接受。当地常见的方言性词语,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却让方言区之外的人难以听懂。如以“圪”为第一个音的方言,“圪弯弯”“圪梁梁”“圪蛋蛋”“圪垯”“圪抽”等,即便从当地方言角度理解,以上词语表达的意思似有规律可循,规律性却很不严格。而有的词语地方特色过分浓郁,甚至很有可能被其它方言区的人误解。内蒙古二人台在俚语、串话方面,又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风俗密切相关,除非深入当地生活多年,外地人更似如听天书。如“长牛短马圆骡子,毛片灰了也不顶事”“三十里莜面二十里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歘丧棒当成讨吃棍,斜材当不成正材用”等。此类语言虽当地人听起来幽默风趣,而外地人听起来颇显困难,不但全国绝大部分方言区的人无法听懂,即便二人台流行地域其它小的方言区的人也未必全部能听懂。
可见,在适当保留当地语言特色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普通话,创造性地运用普通话同化方言,是内蒙古二人台拓展观众地域的基本保证,是其改革发展的最重要环节。
借鉴蒙古民歌 区别姐妹艺术
内蒙古二人台地域性比较明显,仅曲调方面便有东路、西路之分,如果更细的分类,可区分为中路、东路、西路,各路二人台的中心基本可定为:呼和浩特、集宁、包头。东、中、西三路二人台各具风格,分别有冀西北、晋北、陕北民歌的韵味儿,但都吸收了蒙古族民歌的营养。
东路二人台发音较低沉,在民间盛行,民间俗称的“讨吃调”可谓其代表。西路二人台发音高亢,以陕北民歌韵味儿浓郁的伊盟小调、巴盟小调为基础,包头成立的蛮瀚调剧团已经对其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探索实践。中路二人台流行于呼和浩特周边地区,该地区一直是二人台艺术的核心试验区,堪称二人台改革发展的风向标。由于二人台与晋剧是最为亲密的姐妹艺术,且有急于走大戏化道路的倾向,当地二人台大有晋剧化的发展趋势。其实,颇具戏曲素养的晋北民间早已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内蒙古的晋剧二人台味儿浓,山西的二人台晋剧味儿浓”。如果内蒙古二人台因盲目走大戏化的道路而刻意向晋剧学习,便因失去地方特色而逐渐被晋剧同化,沦为晋剧艺术的一门“小儿科”。以流行于中原著名的戏剧之乡山东菏泽和济宁地区的枣梆为例,老艺术家们为了保持剧种不被豫剧、大平调、四平调等中原大中剧种同化而失去自己剧种的风格,可谓不惜代价,死守阵地。流行于晋东南的上党梆子,历史悠久,独具风韵,堪称优秀剧种。其清朝初年以来向东传播,在河北邯郸产生了子体永年西调,继续向东传播,又在山东菏泽产生了子体枣梆。而菏泽的枣梆老艺术家为了保持剧种的风格与优势,不远数千里西归寻根,向母体上党梆子、上党落儿子,甚至是姐妹体永年西调学习,以求更鲜明的艺术特色,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蒙古族民歌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在世界艺术殿堂中亦占有一席之地。内蒙古二人台具有蒙古族民歌的艺术基因,何不大量汲取蒙古族民族的艺术营养,更显明地区别于晋、陕、冀的戏曲与民歌艺术,使自己的艺术风格在二人台艺苑中更为独具一格呢?
发扬正剧风格 减少幽默滑稽
我们知道,二人台起初仅由二人表演,一人称为抹粉的,一人称为滚边儿的。抹粉的载歌载舞进行正剧表演占有主角地位,而滚边儿的打诨插科以滑稽幽默居配角地位。可是,前些年戏剧舞台上滑稽幽默盛行,甚至搞笑小品侵占舞台。二人台也“不甘寂寞”紧随其风,滚边儿的占了主角,抹粉的却被排斥为配角,因而,失去了作为一门别具特色的戏曲艺术的严肃性,文化底蕴日见浅肤。
传统戏曲艺术中,虽专司滑稽幽默的丑角不可缺少,极少数剧目中甚至为主角,但从“生旦净末丑”的行当排列来看毕竟处于末位。与二人台近亲的东北二人转,历来滑稽幽默占的比重较大,传统剧目中却也难以超过载歌载舞的分量。已经风靡全国的二人转,前些年有些剧目竟然出现“向搞笑一边倒”的现象,更甚者在娱乐之余毫无社会教育意义。受“大气候”影响,二人台也曾出现过类似这样的问题。但是,浊流毕竟难以翻起美丽的浪花,粗俗最终被高雅淘汰,近几年这些无底线的滑稽幽默剧目被赶下舞台。
内蒙古二人台作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应该摒弃哗众取宠的负能量,发扬传统优势的正能量,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发挥探索载歌载舞的固有风格,缩减滑稽幽默、插科打诨的纯娱乐成分。
保持小戏传统 吸收蒙古歌舞
二人台自产生以来便保持小打小闹的风格,其名称亦从“蒙古曲儿”到“打玩艺儿”最终定名为二人台。特别是内蒙古二人台,因塞外历史上多年内农牧业结合,进行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人烟稀少,村落稀小,根本不适应较大型的剧团演出。二人台班子人数少,行头简单,易于流动表演。最终,内蒙古二人台的剧目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人物量少,短小精炼,简单明了。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因戏剧事业的繁荣发展,内蒙古二人台曾出现了贪大求繁的现象,有些人甚至觉得应与晋剧、豫剧等中原大戏曲剧种比肩。殊不知传统戏曲自产生以来便以人口密、村落大的农耕文化为基础,以“生旦净末丑”的基本行当为要素,以板式曲牌多类型、多变化为丰富的音乐结构等特长,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华文化瑰宝。仅以上列举的三个方面,二人台便与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相距甚远。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戏曲百花园中,以小戏见长的剧种艳丽多姿,为世界瞩目者并非空白,其中的黄梅戏便是杰出代表。黄梅戏历史并不比二人台久远,传统代表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等也并非大戏,基础方言从楚方言到皖南方言并不比二人台的基础方言距普通话亲近,其能够为全国大众接受的推广经验值得学习。当地有一句谚语“小毛驴咋打扮都变不成大骆驼”,二人台学习大型剧种的盲目性,被这句俗话道破。因此,小戏的传统即是二人台的优势,也是二人台的特色,并且是历来二人台从业者多少代人的智慧结晶。牡丹花雍容华贵自然引人注目,而玫瑰花虽小却芳香逼人,二人台应该被塑造成戏剧百花园中的玫瑰,其独有的芬芳艳丽令人耳目一新。
二人台单纯地走大戏化的道路实在勉强,仅音乐方面就欠缺天然因素。当然,二人台并非不能尝试大型剧目,内蒙古二人台向大型改革发展最好是学习蒙古族歌舞。因为,内蒙古二人台固有一定的蒙古族歌舞基因,而蒙古族歌舞历来并未以戏曲形式登上过舞台。蒙古族民歌有丰富的韵调,若内蒙古二人台吸收其营养,音乐与曲调上有继承性的创新,便有创新性的发展。蒙古族舞蹈有优美而变幻的舞姿,如果将其学习运用到二人台的戏剧性情节当中,会使其载歌载舞的风格更具独特魅力,戏曲艺术表现方式更具地方特色。这一方面,内蒙古二人台的从业者已进行过初浅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以上从语言、音乐、表演、剧型四个方面论述了内蒙古二人台的改革发展方向。当然,从改革发展入手,振兴内蒙古二人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继承前辈积累的丰富经验,又要学习诸如黄梅戏之类的姐妹剧种的发展成就,更重要的是创造性地体现自己剧种的地域特色。在继承学习中寻求发展,在改革发展中进行创新。这就需要编剧、导演、作曲、编舞及所有演职人员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使其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最终实现引全国观众瞩目、走向世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