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天我是云》包括了幼儿的自主学习及其环境创设的研究,电池宝宝,开一开尝一尝,送给邋遢大王的礼物,我的老师结婚啦,身体里的声音,幼儿园好还是家里好,把春天搬进教室,让孩子说出心里话,知识和技能在新课程中等内容。以下是第一故事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孩子是天我是云读后感1
最近,我读了应彩云老师的《孩子是天我是云》一书,在细细地阅读、品味和思考中我感受到应老师与孩子亲密无间的师生情感及平等和谐、互动式的师生关系,我感受到了应老师平凡中的伟大,感受到了应老师的快乐,也正是在这种感受中,我有了自己的感悟。
在传统的教育中,师生关系往往是控制、服从的关系,而应老师说:“在我的世界里,天大地大孩子最大。我在孩子的天空里,努力飞舞,努力成为孩子天空里的云……”。这就是应老师与孩子之间相互关系的最好比喻。《上海市学前教育指南》中指出:“应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倾听幼儿的表述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建立师生间伙伴式的关系,充分尊重儿童的意愿和意见……”。应老师正是与孩子建立了对话、接纳、共建和共享的互动的交互主体的关系。“老师的故事”、“让孩子说心里话”等都体现出师生间的相互尊重、协商、交流,也体现了儿童是主体的思想。
回想在已经走过的课改的大潮中,我们通过理论学习,懂得了平等和谐、互动式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也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去做,总以为自己做得不错,然而今天,当我看了应老师的书后,我受到了触动,我不仅要问自己:孩子们和我的关系真正是平等、和谐、互动式的吗?回答是否定的,我与应老师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因为,我所谓的平等、互动只是表面上、形式上的平等、互动,而且,日常教学中往往关注那些爱动脑、经常举手发言、能力强的孩子,忽视了那部分能力差的孩子,对这部分孩子而言,何来互动式的师生关系呢?亲和力是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从应老师的书中,不难看出应老师是一个非常具有亲和力的老师,她很好地把握了敬畏、惧怕、亲密、合和的分寸,而这一点正是我所缺乏的,因为以往,为了抓好班级常规,我给予孩子的永远是一个管教者的身份,很少以玩伴的身份出现,久而久之,孩子们适应了我这种单一的角色,永远与我保持着距离。因此,以后我应该象应老师那样,给予孩子多角色的我,可以是一个严厉的管教者,更应该是一个可以共享快乐的伙伴。
如果说《纲要》使我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改变,那么读了应老师的书,使我受到了更大的触动。作为老师,我更应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创设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和谐、互动式的师生关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以“追随孩子与孩子同行,关注孩子促进孩子的发展”为原则要求自己,然后才能欣赏孩子,成为他们成长的有力支持者。
孩子是天我是云读后感2
我认为对于教育一线的青年教师,我们需要实践方面的书籍来充实自己。这本书虽然已经阅读很长时间,但是依然对我作用很大。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虽然那些活动的内容有点老套,但是应老师的活动都取材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真实又便于操作。在阅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应老师的教育目标真正地以孩子的发展为中心,他的活动设计没有华丽,更多的给人于实在。
在书的后面部分的教育体会,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应彩云老师和孩子们之间那种亲密无间的师生情感,我被震撼了,应老师真实的叙说着她对幼教事业的追求,我被感动了。我想,在她成功的背后是学习的积累,是知识的积淀,更是对幼儿教育的无限热爱!
应老师的书是我们老师值得一看的书,书中有我们学习的教学模式,有我们崇拜的教育思想的融入。我想这才是我们教师愿意看的书,要写的书。有了今天的应彩云老师,以后可能会有更多个像应彩云那样的教师,拿起笔给我们叙说教育实践后的体会,反思后的认识。我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遵循“追随孩子”的原则,努力使孩子在自己喜欢的学习中,更自主地体会学习的快乐。带着这样的愿望,我的教育行为倒是改进不少:我尽量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学习;尽量让孩子在感性的、直观的环境中学习。
应彩云老师说:“在我的世界里,天大地大孩子最大。我在孩子的天空里,努力飞舞,努力成为孩子天空里的云。”这些话道出了应老师的教育观,孩子是最大的,老师就应该为孩子的成长而奉献。记得有一年我参加优质课讲课,之后一位评委老师对我说“把身子再低一低,不要感觉我们是老师就应该让孩子听我们的!”这位老师就从我讲的一节课之中就能看出来我不是和孩子互相平等,而是感觉自己是一位老师深深地压制着孩子吧。在传统的教育中,师生关系往往是控制、服从的关系,而应老师的这句:“在我的世界里,天大地大孩子最大。我在孩子的天空里,努力飞舞,努力成为孩子天空里的云”这就是应老师与孩子之间相互关系的最好比喻。应老师与孩子建立了对话、接纳、共建和共享的互动的交互主体的关系。“老师的故事”、“让孩子说心里话”等都体现出师生间的相互尊重、协商、交流,也体现了儿童是主体的思想于是从那以后我尽量想着孩子和我一样平等,有什么事和孩子们商量着来。就像应老师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尊重、协商、交流,和以幼儿为主体的思想。应老师的书使我懂得如何努力去读懂孩子,理解孩子,去播撒爱的种子,在孩子的成长中找到一位幼儿教师的价值。
我记得书中还有一个案例说应彩云老师每节课会抽出五分钟让孩子提要求,比如今天你想干什么?有的小朋友今天想玩滑梯,今天想听故事,今天想跳舞等等,只要今天孩子们表现的好,应彩云老师都会满足孩子的要求,我相信这种让孩子以某个目的而努力学习的效果肯定会比较好。后期我把这个方法运用到了我的教学当中。那天上课前,我对全班孩子说:“今天如果咱们班的宝宝把需要学习的内容掌握好了,虽然听着有点小学化,老师就会满足你们的小要求。”没想到孩子的积极性和好奇心立刻被调动起来,有的宝宝马上问:“老师,我们什么要求都可以满足吗?”“对呀,只要你们今天表现的好,我都可以满足你们。”接着有的孩子说要出去玩滑梯,有的孩子要出去打篮球,有的孩子说要画画,有的孩子说要看动画片,有的孩子说要学跳舞等等。课堂气氛活跃了不少,我说:“原来你们有这么小要求呀,可以呀,只要你们表现好!”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显然比以前顺利很多,听课的宝宝多了,学习劲头十足。当然我也要遵守做老师的诺言,尽量完成他们提的小要求,如果时间有限,我会跟宝宝们说对不起,明天继续完成。应彩云老师的这个教学方式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书中学到了很多案例知识,而这些案例很多都发生在我的周围,恰好我学习了之后运用到其中,何乐而不为呢?
孩子是天,我是云。如果我们与孩子的世界自由融合,那么,这一路的惊奇,一路的和谐会让我们与孩子的天空,我们的教学生活变得更加绚烂多彩。“我爱孩子的源泉,就是听他们嬉闹稚气的声音,看他们喜怒无邪的脸蛋,抚他们日渐强健的身体,闻他们散发的阵阵奶香。我知道,我不能离开这些。”
“渐渐地,在我的世界里,天大地大孩子最大。我在孩子的天空里,努力飞舞,努力成为孩子天空里的云。”多么美的诗句!
孩子是天我是云读后感3
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孩子是天我是云》。这样的一个题目让我倍感亲切。它不像专业书籍那样令我生畏,它对于我来说,是贴近我的生活和工作的,只是一开始,我不理解,为什么应彩云老师要把孩子比作天,要把自己比作云。天和云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我竟然着了魔似的去网上查了天和云的关系,其中有很多的说法,“所谓天,就是人眼可及的宇宙空间。水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成小液滴,无数个小液滴集聚成一团飘浮在空中就是我们所见的云。”还有的说,“怎么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然后又把它用科学的道理解释了一遍。的确,我想只有在书中我才能找寻到真正的答案。天给予云空间,云用雷声答谢,用细雨作泪水,因而感动万物。
这本书与其他幼教书籍或世界名著不同,这本书记录的是应老师在第一线工作的一个个教学案例随笔,这又一次吸引了我,第一次让我体会到了原来我们平时写的教育教学案例、随笔也又如此大的魅力,它更能赋予整本书无穷的生命力。这几天下来,我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像在看书,而是感觉无形的跟在应老师和孩子们的身边,看着他们一起谈心,一起做游戏,而那些孩子稚嫩的声音就在我的耳边回响一样,它让我感觉到了原来老师和孩子在一起是那么的“零距离”。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应老师的一篇随笔《今天的老师更深情》。它讲述的是在应老师班上有个小朋友叫胡迪,因营养不良长得又黑又瘦,所以她平时最费神的是怎么让她吃的更多一些,睡的更香一些。一天,她意外地找到了正心急如焚寻找的东西,惊喜之中拥抱了她。哪想一个随意的动作,却使胡迪一天充满了幸福。她迫不及待地对接她的妈妈说:“应老师今天抱我啦,我胃口也好多啦。”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情,让应老师感到很疚。“天哪!如果我早知道拥抱可以带给她快乐,我干嘛不早日亲热地拥抱她;如果我早知道拥抱可以带给她好胃口,我干嘛不早日将她搂在自己的怀里。
我心疼了,为孩子那么迟地才感受我的拥抱和温暖深深的心疼了,愧疚了。”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老师的无限深情,她是那么的爱那些孩子。她为自己晚才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而愧疚。我们的孩子其实是很需要拥抱的,他们还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愿望,却可以准确地感受到我们的情绪和意向,而肌肤之亲就是最好的感觉表达,正如应老师所说,“为什么我们不能慷慨地使用这样的肢体语言和孩子交流呢?”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对孩子怀有关爱的老师,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可以走进孩子心灵的老师。可是,当我看到这样的一段故事,我也被深深地触动了。平时,那些不爱讲话,比较内向的孩子,我都没有主动地去关心他们。提问时,也总是挑选几个比较能干聪明的孩子回答问题或者表演。表现的好奖励他们时,也总是用小贴纸。其实,我想,一个拥抱或许会更好。世界上没有人会拒绝拥抱,因为它有幸福的味道。而我,此刻也想把这幸福的感受传递给我的宝贝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
就是这样一篇篇富有感情、灵魂的随笔和案例,让我经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而我,也终于在书中找到了天和云关系的秘密,答案就是天给予云空间,云用雷声答谢,用细雨化作泪水,因而感动万物。
孩子是天我是云读后感4
看过应彩云老师不少的书和教学现场,大凡抵不过我对《孩子是天我是云》这一书的喜爱,在幼教第一战线已近二十年,从惘然不懂到与孩子融成一片的教学,此书也给我颇多的感触。
中国式的教育是严谨的,但也带来教育乐趣的流失,领导的重压及日复一日的重复教学,往往给我们套上控制、服从的师生关系,即便是带着初入职的喜悦与轻松,也会在日日中消滞,然而这本书却在细细品阅中注入一股清流,真心感受一种老师与孩子亲密无间的师生情感及平等和谐、互动式的师生关系,体验一种老师平凡的快乐,也真正感受到儿童是主体这一句话。就如文中应老师所提到的:在我的世界里,天大地大孩子最大。我在孩子的天空里,努力飞舞,努力成为孩子天空里的云……”这就是应老师与孩子之间相互关系的最好隐喻。应老师与孩子建立了对话、接纳、共建和共享的互动的交互主体的关系。
“老师的故事”“让孩子说心里话”等都体现出师生间的相互尊重、协商、交流。最为喜悦的是从书中感受这一位特级教师所带给的语言魅力,她通过自己亲生经历的大量案例进行了详实而又生动的解析,阐述了幼儿语言发展的年龄特征、教师语言的魅力,提炼了适宜性提问的策略、教师的语言回应的策略。诗意般的的语言、充满教学智慧的案例带给我一种全新感受,孩子也可以这么学,老师也可以这么教。
回顾近二十年的教学,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对孩子怀有关爱的老师,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可以走进孩子心灵的老师。然而这些与书中的一些案例相比,我还是觉得做得不足,我可以与孩子们轻松地聊天,走入其世界,但却甚少用肢体语言表示我对他们发处内心的喜爱,其实我们的孩子是很需要拥抱的,他们还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愿望,却可以准确地感受到我们的情绪和意向,而肌肤之亲就是最好的感觉表达,正如应老师所说,“为什么我们不能慷慨地使用这样的肢体语言和孩子交流呢?”
我知道,我不能离开这些。”“渐渐地,在我的世界里,天大地大孩子最大。我在孩子的天空里,努力飞舞,努力成为孩子天空里的云。”是老师,都该成为孩子天空里的一片云。
孩子是天我是云读后感5
第一次见到应彩云老师,是在一年前,应老师来园为我们组织活动、举行讲座。在那之前,从各种幼教杂志上不止一次地看到对应老师的报道,知道她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幼儿教师,在那次的活动中应老师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她那行云流水般诗一样的语言,她把她和孩子们之间发生的事情一件一件娓娓道来,让我感到她是那么的了解孩子,她是那么的有教育的智慧。不久我便拜读了应老师教学案例随笔《孩子是天,我是云》。
应老师说: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都是爱孩子的,只是各自爱的方式不同。而我爱孩子的源泉,就是看他们嬉怒无邪的脸蛋,扶他们日渐强健的身体,闻他们散发的阵阵奶香……这段话表达了应老师对孩子深深的爱。
书中一个个生动精彩的案例深深吸引着我,它就像是一股清新的山泉,品完后令人回味无穷。字里行间无一不透露出应老师与孩子亲密无间的师生情感及平等和谐、互动式的师生关系,让人羡慕,让人敬佩,更领悟到其平凡中的伟大,同时也获得了些许启示。
从书中我感受到应老师是快乐的,她的快乐来自于她的孩子们的快乐,正像前言部分应老师所说:“在我的世界里,天大地大孩子最大。我在孩子的天空里,努力飞舞,努力成为孩子天空里的云……”她把自己和孩子们融为一体,她将自己的工作当成一种乐趣、一种追求、一种不求回报的付出,她努力去读懂孩子、理解孩子,在孩子心中播撒爱的种子。
从应老师“今天的老师更深情”、“孩子比我更高”、“孩子会让我全力地付出”一系列的感悟和体验中,我感受到了应老师平凡中的伟大,她用自己智慧的心灵调动孩子的情绪,她沉浸在工作的乐趣中,不断历练自己的内心,丰富自己的文学和艺术修养,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多彩且更具价值。
书中提出“顺着孩子,追随儿董,让孩子说心里话”都体现出以儿童为主体的思想。而案例“做客应老师家”、“我的老师结婚啦”、“我和孩子是平等的”等可以看出这种双向互动,尊重孩子的生动事例,是对《纲要》中所提出的“尊重孩子”“引导幼儿有个性地发展”的最好诠释。
阅读《孩子是天,我是云》,给带来的不仅是来自一个个生动案例的轻松与愉悦,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来自应彩云老师的个人魅力,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能把工作做到如此的诗意,如此的快乐,充分体现出一位优秀教师的高尚品质。
自己也是一名幼教工作者,应老师对工作的执著令我敬佩,应老师的教育智慧令我钦佩。自己也应在工作中爱字为先,在各项工作中努力寻求最佳的工作方式与方法,并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及业务能力,为我区幼儿园的发展和幼儿教师素质的提升做出自己的努力。
孩子是天我是云读后感6
当我接到应彩云老师的《孩子是天我是云》这本书时,被其中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所吸引,并对此产生共鸣与思考。
特别是应老师如何引导幼儿自主表达方面让我印象深刻,颇有收获。
一、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愿意去说。很多时候,尤其是在开展公开课、展示教育教学成果的时候,我们总希望孩子们能在我们所设计的活动中自主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孩子的不积极发言或者表达不出什么东西而苦恼……看了应老师的随笔以后,我似乎找到了其中的原因,我们不能只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更不能为了某一个活动来奢望孩子会说出很多或者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愿、想法,而是应该抓住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契机,去创造机会让孩子想说、愿意说,从而激发出孩子说的欲望,养成主动表达自己的习惯,形成自主表达的班级氛围。就像应老师的《让孩子“讲黑讲白”》一样,她会主动创造让孩子去争论的机会,从而激发孩子的观点,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去说。
二、抓住幼儿兴趣,让孩子有话可说。阅读应老师的随笔,很多内容似乎看不出明显的教育目的,但是通过孩子们交流的内容可以看出他们对话题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他们交流的内容都相当的精彩。比如:交流上海申博的话题、争论当男孩好还是女孩好、做动物好还是做人好等话题都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也是某一阶段社会都比较关注的话题,我想应老师对于这些话题的选择一定是建立在对孩子长期的关注中才发现,进而提出,从而产生较好的交流效果。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注身边的孩子,多与孩子交流才能知道他们的兴趣点,知道他们喜欢说什么、愿意说什么、会说什么、经常说什么?所以如何抓住孩子的兴趣点,通过他们感兴趣交流的话题,打开他们的话匣子,让他们有话可说这才是重点。
三、把握幼儿特点,让孩子必须要说。我们都知道:在语言表达方面幼儿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有些孩子天生爱说,语言表达流畅、思维活跃,但有些孩子性格内向,甚至由于其他原因,不愿意说或者是不敢大声说话。我觉得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习应老师《她会大声地说话》中的很多做法,在了解了孩子的性格特点之后,要巧妙的“装聋卖傻”,逼着他们不得不说,甚至是必须要大声说,我想有了老师有意识的变换方法,有了孩子的第一次勇敢的尝试,他们一定会产生自主表达的愿望,从而获得表达后的喜悦和自信,我觉得实施这一方法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在保护孩子自信心的前提下,坚持性的和孩子一起努力一段时间,待孩子也尝试到这种主动表达给他们带来的喜悦之后,他们一定会习惯与这种表达方式,从而促进整个班级自主表达氛围的形成。
其实,我觉得我们与应老师最大的区别就是应老师给孩子的是一片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天空,而我们给孩子的是一片相对意义上的自由天空。其原因是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追求的还是一个统一的思想,虽然也希望孩子能表达自己的与别人不同的想法,但是骨子里还是希望孩子不要出格,甚至是还有老师的话就是不可“侵犯”的意思,所以我觉得还是的从教师的主观思想上去解决问题,从真正意义上去以孩子为中心,就像应老师这本书的名字《孩子是天我是云》所呈现出来的就是孩子为大、孩子是天、孩子是主体的教育思想,这是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去转变的,只有我们的思想和认识有了重大的转变,我们的教育方法、手段、形式才能得到改变,所以就让我们从改变自己的大脑开始,去逐步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向,让我们的孩子也能获得同样的幸福,这也就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