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书笔记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书笔记1

这次假期,我阅读了由孙云晓主编的《这样爱你刚刚好》这本书,感受颇多,这本书主要是针对在青春期的我们,家长对我们的教育和关注问题。让父母更好地教育我们,关注我们,改善我们之间的关系。能让我与父母像朋友一样交流,了解到父母的不容易。也产生了来自我深刻的感受。

步入叛逆期的我们,正好与父母产生了剧烈的矛盾。

一、他们总是过于关注我,反而我越加厌烦他们,连几句话都难以沟通。

比如,当我专注写作业时,一会儿问“你要不要喝水啊”,一会儿又问“你要吃点儿水果吗”。过几分钟,又问“你要不要休息?”。就让我很烦躁,无法认真完成一项作业。其实我认为:他们应该相信我,尽量不要打扰我,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我好,也希望他们理解我。

二、父母总以为我在书房是在看电脑,不相信我在写作业等等。

在书中,提到八年级的中学生自我认知有明显的波动。的确,我小学成绩好一些,一到中学,学习开始下降,总是认为自己学习态度不好,产生自卑现象。父母及时发现后,经常帮助我放松压力。才没有让我自暴自弃。这个时期,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积极面对任何事情,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也让家长放心。

有时候,我难免会有情绪,书中告诉我一些应急情绪自卫术。第一种是“倒着数数”;第二种是‘自由书写’;第三种是“补充情绪零食”;第四种是“抽离法”。让我明白到:只有情绪稳定下来,才能认真做一件事和交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其实我经常有负面情绪,这本书给我的最真实的感受是:学习带给我的压力很大,也许换个角度看世界,对压力的感受是不同的。比如:我要不断得自我暗示,“我是可以的”,就会是一些健康的想法。如此以来,我会更充满自信。在学习方面,大部分原因是自身的负面情绪太多,影响了考试。所以,当我郁闷时,换位思考,世界将是另一个样子。

通过此书,不仅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还建立了良好的心理,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有所改变,他们也会给予我适合的关注和“爱”。有时候不要死学习,学习方法比勤奋更重要,更影响学习效果。希望我和父母在以后的生活中理解双方,共同行走!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书笔记2

这段时间拜读了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主编的《这样爱你刚刚好》这本书,感觉受益良多。这本书针对各个年龄段孩子家长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各个成长阶段可能出现的变化和问题,并向父母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帮助孩子的方法。读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爱孩子不是简单的事,更学会智慧的爱,科学的爱,不能一味迁就孩子,让爱变成“溺爱”,要学会“让爱刚刚好”。

我的女儿已经七年级了,书中所说的孩子成长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我意识到的,也有我没有意识到的。比如“是否应该陪写作业”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从女儿有作业开始,我都是坐在旁边陪着她,因为我怕她写作业拖拉、姿势不对,更怕她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错误多‥‥‥孩子累,我自己也身心俱疲,“陪”不知不觉变成了“盯”。怎样解决好这个问题呢?这本书让我明白“陪伴的目标是不陪”。

首先,家长不能单纯的陪同,紧盯着孩子的作业转,这样容易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碰到问题就会问家长;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减少对家长的依赖。其次,孩子写完作业后,不要直接帮她检查作业,而是要养成孩子自我检查的习惯;通过事后随机检查孩子的作业,并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必要的惩罚性的订正,让孩子认识到独立作业必须认真面对。最后,要学会放手,在孩子能够独立写作业之后,逐渐减少陪同时间;要将“陪”更多地用在课外阅读上,用“陪”来享受一段温馨的亲子时光,借“共读”走进一个属于孩子的世界。

还有,生活习惯上的“分床问题”,这是我没有意识到的。作为母亲,我原来一直认为女儿想跟母亲一起睡,是母女感情亲近;所以到现在女儿十一岁了,还跟我一起睡。但书中指出到了该分床的时间就要分,这是一种独立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关系到孩子以后学习和生活。

书中还强调在与孩子分床睡的习惯培养过程中,肯定会有反复,比如孩子自己睡一会儿后,往往又会跑到父母的床上来了;这时候,父母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破例;即便夜里孩子迷迷糊糊地自己过来,父母切记当时不必与孩子较真,但是等孩子睡着之后,一定要把孩子抱回自己的床上。书中还提醒我们,孩子形成一个新的习惯往往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父母要有思想准备,不仅要坚持,更要有耐心,在孩子反复的时候,不能轻易责备孩子,强迫孩子,使这个过程成为孩子痛苦的回忆。

七年级是孩子初中阶段的一个关键期,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七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孩子会逐渐出现个性和能力的明显差异,他们会在一道难题面前“死磕”,会为集体和同学的事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还会向我们成人“讨要说法”,不再处处言听计从。面对学习任务日益加重,身心发育渐趋成熟,人际交往逐步深入,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交经验也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表现出不安的情绪。这是需要父母密切注意,及时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克服不安;如此,孩子可以安然度过这个不安期,综合能力也能得到健康、快速的提高。

书中反复强调,对于父母而言,任何事业的成功也不会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工作忙不是忽视孩子教育的借口,特别是在关乎孩子一生的关键时期;孩子的教育不一定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但父母却需要时刻具有寻找教育时机的意识。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书笔记3

女儿,转眼间你就上初二了,看着你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作为妈妈,我是多么幸福啊。你和哥哥是上天赐给我和你爸最好的礼物。拥有你们,我们无限幸福。可是,你不知道,我们有多爱你。多少次你说妈妈对学生更好,对别家的孩子更好。但你是我女儿,我怎么不爱你?!可正因为你是我女儿,我无法把握爱的尺度。太宠了,怕你失去上进的动力,软化了你奋飞的翅膀;太严了,又会引起你更多的反感;想把你放在身边细心呵护,怕耽误你的前程;把你放在远处锻炼你,又照顾不了你;心中亏欠你太多。多少次就这样在矛盾与自责中醒来,不知如何是好?

这个假期,你带回了学校布置的阅读读本——《这样爱你刚刚好》,虽然年关时节,太忙,但我们母子还是时断时续地读完了这本书。即使不能完全消化了解其精髓,但也可以说深受启迪,受益匪浅。

这本书对处在分水岭的八年级孩子,从人生规划,到学习、交友,必备的情绪管理能力,应该享有的权利和人生必需具备的人际关系、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等都做了系统有序的指导。有理论有案例有指导意见,是一本实用性极强的家长读本,是帮助父母成长的最好教材。

曾经面临日益长大、脾气变大的你,我无所适从;顾及工作、顾及家事、更顾及你,真不知如何是好!通过学习,我云雾拨开,决定从以下两方面来做母亲,也可以说就是我的心得体会吧。

(一)好好爱自己,做你们坚强的后盾。

我从小深受父母的宠爱成长起来,那时农村贫穷,缺衣少食,父母拼命劳作,节衣缩食送我上学,让我成为我们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可我大学毕业没几年,你外公就走了,留给我无穷的思念和无尽的悔恨。

我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对儿女无私的爱;但我更明白:不能不顾自己的身体来爱你们,那不是爱,是伤害!爱你们首先要好好爱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能好好爱惜的人怎能好好地爱孩子呢?又怎么有能力好好的爱孩子?众所周知:健康是1,学习、金钱、地位、荣誉等都是1后面的0。没事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一切!

从现在起,我会好好爱自己。坚持锻炼、保持平和的心态,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让身体和思想能一起远行,为你们的成长构筑起坚固的爱的长城。

女儿,你经常提醒我:“时代变了,我也要改变自己。”为了好好地爱你们,我更要好好地爱自己!

(二)与时俱进,做学习型的母亲。

社会飞速发展,新鲜事物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和转化的速度日益加快。学会学习,是未来最具价值的能力,“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长期工作在乡镇,视野闭塞。然而,我知道,因为有你,因为你还未长大,因为我还要陪你走的更远,我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我要养成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取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活到老学到老。工作上努力学习,多向网络、多向经验丰富的专家学习,更多向年青人学习,让自己工作游刃有余。生活中善于学习,多接触新鲜事物,多旅行,多交友,从不同方面感受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和便利,享受生活、社会的美好。

聪明的你,一定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更知道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对吧?

亲爱的女儿,爸妈对你的爱,再多也不多。但你求学于省城,我们相隔几百公里,不能随时陪伴在你的身边照顾你、呵护你;我只能这样不断学习,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来陪伴你。相信你能理解!

就让我这样做最好的自己陪伴最好的儿女吧!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书笔记4

这段时间拜读了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主编的《这样爱你刚刚好》这本书,感觉受益良多。这本书针对各个年龄段孩子家长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各个成长阶段可能出现的变化和问题,并向父母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帮助孩子的方法。读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爱孩子不是简单的事,更学会智慧的爱,科学的爱,不能一味迁就孩子,让爱变成“溺爱”,要学会“让爱刚刚好”。

我的女儿已经四年级了,书中所说的孩子成长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我意识到的,也有我没有意识到的。比如“是否应该陪写作业”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从女儿有作业开始,我都是坐在旁边陪着她,因为我怕她写作业拖拉、姿势不对,更怕她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错误多¨¨¨孩子累,我自己也身心俱疲,“陪”不知不觉变成了“盯”。怎样解决好这个问题呢?这本书让我明白“陪伴的目标是不陪”。首先,家长不能单纯的陪同,紧盯着孩子的作业转,这样容易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碰到问题就会问家长;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减少对家长的依赖。其次,孩子写完作业后,不要直接帮她检查作业,而是要养成孩子自我检查的习惯;通过事后随机检查孩子的作业,并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必要的惩罚性的订正,让孩子认识到独立作业必须认真面对。最后,要学会放手,在孩子能够独立写作业之后,逐渐减少陪同时间;要将“陪”更多地用在课外阅读上,用“陪”来享受一段温馨的亲子时光,借“共读”走进一个属于孩子的世界。

还有,生活习惯上的“分床问题”,这是我没有意识到的。作为母亲,我原来一直认为女儿想跟母亲一起睡,是母女感情亲近;所以到现在女儿十一岁了,还跟我一起睡。但书中指出到了该分床的时间就要分,这是一种独立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关系到孩子以后学习和生活。书中还强调在与孩子分床睡的习惯培养过程中,肯定会有反复,比如孩子自己睡一会儿后,往往又会跑到父母的床上来了;这时候,父母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破例;即便夜里孩子迷迷糊糊地自己过来,父母切记当时不必与孩子较真,但是等孩子睡着之后,一定要把孩子抱回自己的床上。

书中还提醒我们,孩子形成一个新的习惯往往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父母要有思想准备,不仅要坚持,更要有耐心,在孩子反复的时候,不能轻易责备孩子,强迫孩子,使这个过程成为孩子痛苦的回忆。

四年级是孩子小学阶段的一个关键期,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孩子会逐渐出现个性和能力的明显差异,他们会在一道难题面前“死磕”,会为集体和同学的事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还会向我们成人“讨要说法”,不再处处言听计从。面对学习任务日益加重,身心发育渐趋成熟,人际交往逐步深入,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交经验也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表现出不安的情绪。这是需要父母密切注意,及时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克服不安;如此,孩子可以安然度过这个不安期,综合能力也能得到健康、快速的提高。书中反复强调,对于父母而言,任何事业的成功也不会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工作忙不是忽视孩子教育的借口,特别是在关乎孩子一生的关键时期;孩子的教育不一定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但父母却需要时刻具有寻找教育时机的意识。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书笔记5

既许儿女以挚爱当尽此生之慷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大抵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优秀的子女,家庭的教育都是相同的,有问题的学生,家庭教育各有各的失败。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最大的成功则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培养出优秀的子女,既能传承自己的优点,又能够弥补自己一生的不足。尽管这种事情从来就不容易,但是,却值得一生去追求,这比事业的成功,要伟大得多。

女儿龚雨寒小学六年,一直在一所全托寄宿学校读书,每月放假4天,三年级以前,我们作父母的都在浙江打拼事业,女儿基本交给学校和爷爷奶奶照顾。女儿四年级时,随着事业的稳定和向好,妻子才有条件从浙江脱身,开始全职照顾女儿和儿子。初一起,女儿进入了湖南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学习,这是一所办学特点明显细节管理到位而且比较注重发展学生特长的学校,女儿好动,活泼,阳光的特点在这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展示,但是缺乏自信和自控力、缺乏学习自觉性的缺点也一样明显。

寒假期间,按照学校的要求,我们细读了《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七年级孩子》这本亲子教材,不得不说,书中的很多观点解决了我对子女教育方法不足的问题,帮我走出了对此阶段孩子认识的误区。记下以下文字,算是我们读完此书后的一些总结和感想。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书笔记6

时间过得太快了,仿佛转眼之间,我的孩子已经是八年级的少年了。八年级真的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分水岭”,“七年级不分上下,八年级两极分化,九年级天上地下。”这句话说得非常好,八年级的孩子在思想品德、学习成绩以及个人能力等方面都出面两极分化的趋势,也面临了不少令人苦恼困惑的情况。是最为变化动荡的时期,是孩子发展的“危险期”,自然也是教育的关键期。读完《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八年级孩子》,感触颇多,只能从成长的角度阐述一下本人的观点。成长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是父母与孩子共同的事情,没有父母的成长,永远也不会有孩子的成长。

家庭是成长之源。人,一生下来就是家庭的一员,就与家庭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人生从家庭出发,最后还是要回到家庭。孩子的成长,最初是从家庭生活中得到物质以及精神的滋养。父母作为家庭天然的领导者,更要注重自身的自我教育和角色承担。首先是陪伴,父母的角色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父母对孩子的发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亲子关系对身为父母者本身也有重大影响。陪伴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儿子经常跟我提起他四、五岁时候的一件事,就是一家三口窝在我们小小的卧室里看电视,他想吃东西,爸爸就用微波炉帮他去烤鱿鱼,结果鱿鱼烤糊了,东西没吃上,但他一直记得这件事,而且每每提起,总是说那时候好幸福。其次,父母要做好榜样,以身作则。说到这个,我觉得我自己做得不够好,很多时候只想去教育孩子,而忽略了自己的榜样作用。记得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天回家的路上,孩子对我说:“妈妈,我同桌的妈妈真好!从来不对他发脾气!”听了孩子的这句话,我忽然意识到,我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脾气和情绪。自那以后,在孩子面前我会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正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所以,父母一定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孩子撑起健康成长的生命之帆,为孩子点亮人生道路的明灯。最后,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有的父母会因为孩子表现好或者学习好,就对孩子宠爱有加,如果孩子表现不好或成绩下滑,就对孩子冷漠,这都是不对的,就像书中所说的:父母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取决于孩子的行为态度,而是完全无条件的、永不改变的。不管孩子怎样,永远都对他不离不弃,并通过父母的话语和行为来让孩子感受爱的承诺。

学习是成长之路。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和转化的速度日益加快,最近30年人类新增加知识的数量已超过过去20xx年人类所积累知识的总和。因此,不仅孩子需要学习,做家长的也要从各方面加强学习。我认为第一是要帮助孩子共同设立学习目标,八年级的孩子有了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父母每学期开始可以与孩子共同设立一个学习目标,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机,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第二是与孩子共同探讨学习方法,学会怎样学习,这是比学习什么更重要。学会学习,包括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思维、学习意识等等。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提高孩子的学习意识和督促孩子的学习态度。对孩子的学习要多鼓励、多肯定和多表扬,让孩子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从而让孩子拥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总之,家庭教育,不是简单的教育孩子,更是我们父母的自我教育。成长,不仅是孩子的事情,更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家庭教育最美丽的风景,才是父母最美好的人生姿态!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书笔记7

天空读懂雄鹰,方能给其博大的舞台;大地读懂小草,才能给其肥沃的土壤;父母读懂孩子,才能给其健康的成长环境。手捧这本父母教材——《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七年级孩子》,内心激荡,受益匪浅,我更加坚信懂孩子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这本书从正确认知七年级少年所处阶段特点、如何帮助该阶段的少年适应成长变化以及父母如何主动转化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具体的阐述,集理论与实操、科学与生活为一体,为正处于该阶段的父母带来了更清晰地指导。书中涉及的很多内容正是我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做情绪的主人》、《孩子发育早,为身体变化而苦恼》、《孩子沉迷漫画书,怎么办》等章节我反复看了几遍,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和两个孩子的妈妈,这些不仅是我和自己孩子相处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很多家长反馈的普遍问题。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学习与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父母正处于事业的巅峰阶段,当孩子成长遇到一些问题时,很多父母不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无形之间会给孩子的情绪带去负面的影响。

久而久之,孩子的负面情绪越积越多,终究会爆发出来,于是家庭就会陷入无休无止的纷争当中,亲子相处的不和谐会导致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费力不讨好。当然,并不是家长的负面能量不传递给孩子,孩子心中就没有负面能量了,毕竟孩子有自己的思考和固定的活动场所,有自己的同学和老师,自然也会有其他负面能量。帮助孩子清理负面能量唯一的方式就是让孩子说出来,就像很多女性喜欢唠叨一样,其实唠叨的过程就是清理自己心中的负面垃圾的过程,所以要常常地清理、常常地沟通,不要随便指责抱怨孩子,不要在孩子倾诉的过程中训斥和教育孩子。所以,父母要学会倾听、做孩子的朋友,学会换位思考、懂得照顾孩子的感受,这些对青春期特别是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孩子而言非常重要。

我一个朋友家的小孩,在家里被爸爸妈妈多次提醒:“你要多看看书。”“给你买了这么多的书,你怎么就是不喜欢看呢。”这孩子阅读欲望不够强烈,对阅读提不起兴趣,面对这样的孩子,很多父母恨铁不成钢,心中充满了困扰。当孩子到了12岁或12岁以后,爸爸妈妈要尊重孩子的阅读取向,当孩子的阅读取向或者阅读兴趣发生偏差的时候,不要一味地给孩子提要求,要平等地与孩子沟通,先建立信任关系,不要激发孩子的逆反情绪,孩子一旦逆反,教育功能就丧失了,家庭就会陷入无休止地对抗当中,影响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如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有自己的阅读计划,爸爸妈妈可以跟孩子偶尔分享分享阅读体会,加强亲子交流,感悟人生真谛,这是最好的教育。很开心我的孩子很喜欢和我分享,每当她读过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时总会滔滔不绝地谈自己的感受,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看到了一个神奇的未知的世界。孩子的感受童真而质朴,但当我们静下心来倾听的时候,我们做大人的也会深受启迪。所以,我们要想培养孩子有好的习惯,先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开始,尊重孩子的`童心,认可孩子的世界,这是对孩子兴趣保护最基本的原则!

我的孩子上学比同龄人早,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曾走过弯路、犯过错误,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用不懂孩子的方式扼杀了我的“小天使”很多天性,但庆幸的是经过我的不断阅读、不断反思,我的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现在的我深深地感受到读懂孩子是多么重要!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书笔记8

朱永新老师的《这样爱你刚刚好》这本书,又是关于爱的话题。类似的书读过很多很多,感觉都是一些心灵的鸡汤,因此,并没有对这本书产生兴趣。一次惬意的午后,不经意间,我打开了这本书,刚读了几页便被吸引了,吸引我的是书中那种刚刚好的爱,一种充满智慧的爱!原来还可以这样爱孩子。说句实话,我们老师又何尝不扮演着父母的角色爱这孩子呢?

这本书针对各个年龄段孩子家长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各个成长阶段可能出现的变化和问题,并向父母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帮助孩子的方法。读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爱孩子不是简单的事,更学会智慧的爱,不能一味迁就孩子,让爱变成“溺爱”,要学会“让爱刚刚好”。

这本书告诉我们,父母的教育素养,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发展。在教育中,家庭是成长之源,父母的成长是孩子成长的前提。家庭教育不只是简单的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没有父母的成长,永远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阅读才是家庭教育最美丽的风景,才是父母最美好的人生姿态!

如今,教育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也是父母最头疼的问题。许多家庭教育却在父母的焦虑中常常脱离了正确的轨道。总认为把孩子送到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就可以了,往往忽视了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我们父母应该建设一个汇聚美好事物的家庭,自身也该成为美好的人,从而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么怎样用智慧去关爱我们的孩子呢?这不管对于老师还是家长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鼓励比批评更有效

通过看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爱的表达有科学的方式可以学习、可以借鉴。“善于表扬与奖励,适时批评与惩罚”这章节,祥细地介绍了什么时间夸孩子和批评孩子,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夸孩子和批评孩子,倡导“自然惩罚是首选”,认为要少用逻辑结果去罚惩孩子,而多用自然结果去帮助孩子。当事情发生之后,多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发生了,确实很可惜,很难过!现在有什么办法呢”,协助孩子在找到方法的过程中,学会承担后果、学会改善的方法,通过一件一件事情的累积推动孩子的成长。对身为老师的我来说,感动于编者是如此用心、细心地把这一部分作为独立的一个章节进行阐述。老师每天面对的不止一个学生,更要善于用科学的方法去表达自己的爱。有时候看到学生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我也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但是我发现那些我眼中不听话的孩子并没有改观。在我任职班主任期间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我的班级有一位学生上课很爱交头接耳,我很着急,多次批评找他谈话也不起任何作用,撑不了半天便打回原形。有一次,我听到他在课堂上突然冒出一句“老师在讲课,不要讲话啦。”这句话让我出乎意料,原来他也不喜欢课堂上有学生乱讲话。于是,我想了一个妙招,我让他担任了班级的纪律委员,从那以后,他上课讲话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就这样,他慢慢改掉了自己坏习惯。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有时候鼓励比批评更有效。其实这就是智慧的爱。

二、父母是最好的榜样

这本书告诉我,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同时这种爱的能力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自我完善。10岁左右孩子交往的重心已经由家庭转移到了学校,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友谊将成为影响孩子精神的重要因素。父母对孩子情绪的理解和认同,以及允许孩子自由表达悲伤和软弱,是给予孩子最大的爱,这将构成孩子心理安全感的重要基石。面对科技产品对孩子在时间、精力上的争夺带来手足无措感,这本书在“做关注科技的现代父母”章节,告诉我们正确地认识科技产品,倡导“带孩子一起探讨科技新事物”,给我们提供了正确的理念、正确的方法。我们的孩子终将走上社会,本书将“诚信”、“有教养”、“劳动”,以及如何看待“分数”,四篇独立成章,让我们父母作诚信、作有教养的榜样,让我们全面看待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这推动了作为父母的我们,要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自我修行、不断自我提高。

三、培养社会的人

其实每个父母也都知道,孩子总归要离开我们,走上社会,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自己的人生。我们可以在他年幼时提供舒适的生活,极致的呵护,但不可能陪他一辈子。总有一天,他要独自面对这世界,自己解决一切难题,自己承担所有风雨,自己搏杀条条血路。所以,如果父母真的爱子女,就该在子女离开你之前,教会他和世界相处的能力,这是你对他的最大帮助和保护,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其实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孩子能在社会上活得开心、顺畅、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才是作为父母的最大成功和最高荣誉。

四、陪伴是最美好的风景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叹:“道理我都懂,为何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同样的,在育儿路上,虽然我们也学习并“懂得”了很多“先进”的育儿理念,可是,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我们依然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依然会生气、焦虑、抓狂甚至崩溃。《这样爱你刚刚好》这本书告诉我们:世界上根本没有唯一正确的育儿观,要培养好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子女的共同成长和良性互动。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阅读才是家庭教育最美丽的风景,才是父母最美好的人生姿态!我们要相信孩子是完美的种子,父母自身的成长可以对子女产生影响,但父母不能决定子女的命运。学校是孩子这颗种子种植的土壤,父母的共同成长和良性互动是种子破土而出需要的养份,而老师的教育则是种子开出鲜艳花朵的水份。只有父母的参与、学校的管理、老师的教诲三者完美的结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才能期待孩子长成参天大树!

原来可以这样爱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再多也不嫌多,随着时代的变迁,爱的方法也在不断改变,我们探索着充满智慧的、恰到好处的爱的方法,让我们对自己、对孩子、对世界,都能爱到刚刚好。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书笔记9

在班主任老师的推荐下,读了《这样爱你刚刚好》三年级册,这本书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科学地分析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身体特点、智力发育特征、心理情感的特殊性,让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通过行之有效的应对办法,科学地陪伴孩子成长,感触多,收获更多。

一、爱的方式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改变

孩子上三年级后,我发现孩子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和传递越来越丰富,他喜欢探索新奇,喜欢表达自己,想象力与创造力显著提升。在互动的过程中,他表现出反叛和不听话,他常常委屈地说“你不相信我”。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我应该换种方式与孩子相处,换种方式来爱孩子。孩子一般在10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崛起,生理成长决定了这个时期是孩子情感、情绪的突发期。书中说,这一时期的孩子,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但由于生活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孩子的观点和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或是错误的,因此,这种矛盾让孩子的情绪、情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强烈需要父母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突出表现为“让我试试”、“请为我点赞”。当我们仍把孩子当小孩子看待时,就会发生冲突,冲突的背后隐藏着孩子渴望父母对他的理解、尊重和信任。

二、善用科学的方式去表达爱

通看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爱的表达有科学的方式可以学习、可以借鉴。“善于表扬与奖励,适时批评与惩罚”这章节,祥细地介绍了什么时间夸孩子和批评孩子,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夸孩子和批评孩子,倡导“自然惩罚是首选”,认为要少用逻辑结果去罚惩孩子,而多用自然结果去帮助孩子。当事情发生之后,多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发生了,确实很可惜,很难过!现在有什么办法呢”,协助孩子在找到方法的过程中,学会承担后果、学会改善的方法,通过一件一件事情的累积推动孩子的成长。同时,书中表达了要重视健康养育,给孩子一个干净、整洁、有秩、温暖的家,对早餐、零食、饮品以及餐桌教育进行了祥细的阐述。营养、运动、睡眠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对身为医生的我来说,感动于编者是如此用心、细心地把这一部分作为独立的一个章节进行阐述。

三、爱的能力需要学习需要作出榜样

这本书告诉我,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同时这种爱的能力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自我完善。10岁左右孩子交往的重心已经由家庭转移到了学校,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友谊将成为影响孩子精神的重要因素。父母对孩子情绪的理解和认同,以及允许孩子自由表达悲伤和软弱,是给予孩子最大的爱,这将构成孩子心理安全感的重要基石。面对科技产品对孩子在时间、精力上的争夺带来手足无措感,这本书在“做关注科技的现代父母”章节,告诉我们正确地认识科技产品,倡导“带孩子一起探讨科技新事物”,给我们提供了正确的理念、正确的方法。我们的孩子终将走上社会,本书将“诚信”、“有教养”、“劳动”,以及如何看待“分数”,四篇独立成章,让我们父母作诚信、作有教养的榜样,让我们全面看待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这推动了作为父母的我们,要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自我修行、不断自我提高。

“孩子是因你而来,不是为你而来。你的子女,其实不是你的子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看完这本《这样爱你刚刚好》,我想,我们作为父母需要更加努力,努力做到知在先、思在先、行在先,让因我们而来的孩子,在我们正确的、科学的呵护和关爱中,成长为最好的他自己。

同类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