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和匈奴之间相爱相杀的百年斗争,想必并不陌生。但是在西汉初年朝政初立,内外交困的时候,汉朝是采用和亲政策来安抚匈奴的,汉武帝对匈奴动武,还要从马邑之战开始说起。那么,马邑之战的起因是什么?为什么马邑之战被历史成为“马邑之谋”?
公元前134年(元光元年),匈奴派使者向汉武帝请求和亲,汉武帝命群臣商议对策。有的人还是主张用和亲来对付匈奴,但是大行令王恢则认为即便是和亲也没有让匈奴遵守盟约,不断扰边,这个时候应该发兵挫挫匈奴的锐气。最终汉武帝还是同意了和亲,但是这样屈辱的方式,让好武的汉武帝倍感憋屈。
第二年,一个商人找到王恢,献出计策说可引诱匈奴犯边,我方作好埋伏,一定可以成功。
原来这个商人经常在边界上做买卖,和匈奴人很熟,借做买卖的因头,假装把马邑献给单于。单于贪图马邑的货物,一定会来。到时截断后路,活捉单于,不失为一个好计策。主和派自然还是反对,但是汉武帝却动心了,于是采纳王恢的建议,准备设计伏击匈奴。
这也是马邑之战被称为马邑之谋的原因。这个计策虽好,但是一旦泄密也就没有了成事的可能,马邑之谋也正是因为守卫泄密,而导致布局失败。
马邑之谋失败,王恢也因为自杀谢罪,但是也坚定了汉武帝要跟匈奴动武的决心,从此断了跟匈奴和亲的想法,汉武帝征伐匈奴的一生也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