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故事
仓亭之战在历史上的地位为什么十分尴尬?揭秘仓亭之战

和官渡之战比起来,仓亭之战很多人甚至都不曾听说过。这场发生在官渡之战后的大规模战争为什么显得地位尴尬呢?仓亭之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关于仓亭之战最详细的描述是在《三国演义》之中,罗贯中先生利用“虚实结合、七实三虚”的小说手法,生动地勾勒出曹、袁仓亭之战的始末,人物刻画细腻。

公元200年,袁绍在官渡被曹操击败,数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袁绍逃回河北之后,在物资充足的大本营,再一次整顿十来万的兵马,要与曹操再战。

曹操官渡大胜,带着兵马也准备进击冀州。这一次,双方在仓亭相遇,袁绍的人马依然多于曹操。

这一次袁绍学乖了,在初始交战中,双方合战,各有损折,曹军没有什么优势,一时间很难取胜。

这时,由程昱献上“十面埋伏”之计,曹操将主力部队撤退到黄河岸边,并暗遣伏兵十队,用许褚于午夜伪作劫营之势,引诱袁军出营追击,追到河上时,曹军背水一战将袁军击败。

袁绍败退之时,十支伏兵次第杀出,袁军开始崩溃性的溃散,至此曹操再一次击败袁绍,将其元气彻底击散。

按说仓亭之战规模不算小了,但是在《三国志》等史书中却没有详细记载,是以史学界一直怀疑这场战争是否存在,故而仓亭之战在历史上的地位十分尴尬。

同类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