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看到电视里说到需要步兵做输出时,先要后方的人强力的火力支援,压制了对方的进攻,我方才能又机会出击,那么问题来了,我方的炮火就能长了眼睛一样只攻击对方吗?难道就不会误伤前进的步兵?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步炮协同的问题了。
其实,火炮问世之初,确实曾经发生误伤自己人的事件。为此,产生了一个沿用至今的战术——步炮协同。
步炮协同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炮兵进行火力准备,为步兵发起冲锋创造条件。当步兵冲锋前,炮兵就要对敌人或明或暗的火力据点进行密集轰炸。
明朝时有次炮火轰炸整整进行了三天三夜,这种属于强力的输出,如果有足够的火炮,那么就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炮火准备就可以了。
有的时候,财大气粗的话,甚至可以集中成百上千门火炮,使得炮火准备减少到两小时以内,直至几十分钟。
这一步当然不会有误伤,会出现误伤的情况就是步兵发起冲锋后。一般来说,当步兵发起冲锋之初,炮兵会对敌方前沿地域进行压制射击;当步兵接近敌方前沿阵地时,炮兵逐步向敌方纵深阵地或者后方阵地实施火力延伸。
火力压制纵深则由3公里到12公里左右。到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火炮射程不断增大,火力压制纵深最多可达数十公里。
这个时候配合就非常关键了。战场指挥人员和参谋人员在作战之前,往往会制定周密的步炮协同计划,确保步兵的行动步调和炮兵火力打击达成一致,以免误伤自己人。
同时,战前就要规划好安全界限,炮兵的攻击范围要尽量远离自己的步兵,而步兵也要注意在冲锋的时候不要误入炮兵火力压制区。
但是战场的形势毕竟不是演习,很多时候都会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比如说美军就经常发生炮兵打中自己人这种事情。
美军最严重的一次误伤事件发生于二战。1944年7月,美军在法国西北部城市圣洛与德军第七集团军进行一场激烈的攻防战。
要知道二战时候的机械化战斗可不是以前几十门炮就足够压制了,当时美军是集合了一千多门炮加上两千多架飞机,对德军第七集团军阵地上的地面目标进行狂轰滥炸,轰炸持续了一个小时,让德军吃够了苦头。
但是这中间就出了点意外,不知道什么原因,一部分炮弹落到了美国一支地面部队阵地,将自己人炸得血肉横飞。
七百多名美军在误伤中死亡,受伤的就数不清了。最要命的是,美国陆军地面部队司令、陆军上将麦克纳尔刚好在前线视察,被美军轰炸机误炸身亡。麦克纳尔因此成为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军官之一。
这样的伤亡听起来也一点也不光彩,这样充满乌龙的牺牲恐怕也让这位上将死不瞑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