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震来临前,人们常常安之若素,感觉不到有什么异常,而一些动物却有明显的异常表现,一改平日的习性,以合格的“地震预报员”的身份出现在人们面前。
地震前动物们的表现
1975年2月4日,中国辽宁省海城、营口发生了7.3级地震。地震前的一个半月,许多动物都有了异常表现:冬眠的蛇出洞;到了晚上鹅乱叫着不肯进窝,有的还飞起来;母鸡突然飞到了树上;雌马甲鱼在地震前20分钟突然翻腾,跃出水面,并发出尖叫声;鹿场的一群梅花鹿突然乱跑乱窜,有的前腿被挤骨折。
1984年10月5日,尽管是夜里,气温又低,雅尔达沿海一带的晰蝎还是纷纷从洞里爬了出来。约一个小时后,地震仪记录显示有地动现象。1990年克里米亚的苏达克市发生6级地震。地震发生前在离震中40千米的地方人们就发现了晰蝎的异常举动。当时地上布满了晰蝎,它们在山岩和石头上成垂直排列,因为这种竖向姿势能帮助它们适 应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它们就靠这种姿势来减缓地动前夕先行到达的信号的影响。
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发生之前,渔民在附近海域捕捞到的鱼类,数量突然暴增。一些平时很难见到的深海鱼 类也游到了浅海地区,陌生的鱼群或深海鱼群大量在近海出现。
2004年,亚洲海啸夺去了十几万人的生命,但目前还没有一份动物伤亡报告。斯里兰卡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是受海啸打击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海啸发生时,这里海水迅速抬升,将陆地淹没了近3.5千米。很多岛上的游客不幸遇难,但令动物保护专家惊奇的是,他们没有发现一具动物尸体。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做了一组调查,调查显示有58种动物在震前的异常反应比较确实。这些动物既有野生的,也有家畜,比如猫、狗、熊猫、鱼、蛇、老鼠、蚂蚁、蜜蜂等。其中穴居动物如老鼠、蛇等,比地面上的动物感觉灵敏,小动物比大牲畜感觉灵敏。
当发生强度里氏3级以上的地震时,距离震中半径50千米以内的鸽子会感应到危险,并在24小时内移动到别处。除了鸽子以外,乌鸦、金丝雀或鹦鹉等鸟类也对地震极为敏感。
动物靠什么预知地震
动物们先天机能的不同造成了它们在地震前的表现各不相同,让我们分别来看看一些有代表性动物的机能特征。
据科学研究和观测,人耳听到音频每秒钟仅为1000次至4000次的声波,而猫、狗和狐狸却能听到音频每秒钟高于6万次的声波,至于老鼠、蝙蝠、鲸鱼和海豚,可以发射和接收音频每秒钟超过10万次的超声波。
除了超声波,动物们还能传感音频每秒钟只有100次或不到100次的次声波,而人类却听不到,地震仪极少能把它测定出来。因此,动物们能遥感得出数百千米之外雷电和洋底海啸的声波。
有些动物嗅觉非常灵敏,如蛇的嗅觉能够在地震前嗅出地下所释放的特殊气味。有些动物对地震传播时发出的电磁波的感应非常灵敏,如猫对这种电磁波的感应就非常敏感。有些动物具有高度灵敏的感觉系统,如嶂螂,在它的一对尾须上覆盖着2000根密密麻麻的丝状小毛,小毛的根部构成一个高度灵敏的微型“感震器”,不但能感觉震动的强度,而且能够感觉出压力来自何方。
再来看看晰蝎为什么有如此灵敏的表现。晰蝎是现今最古老动物种群的代表,对地磁和电磁场的反应非常敏感。晰蝎的神经系统有别于其他动物。爬行动物有一种所谓的腔壁器官,称为“第三只眼”。这个器官位于间脑的末端,在负责调节神经系统的骨骺旁边。有趣的是,晰蝎的这个器官通过一个专门的小孔伸到了体外。有科学家曾把几只晰蝎放在大强度的高频电磁场环境里,结果几天后发现,这些接受试验的动物统统死去。后来,将它们改放到低频地磁场环境里,晰蝎就显得特别活跃,跟在野地里活动之前的表现如出一辙:它们都想从圈里跑出去,频繁地挪动地方,明显地表现得烦躁不安。如果地磁场出现高频扰动或剧烈变化时,爬行动物便有了感觉,开始有所活跃。那就表示可能要发生地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