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刻苦学习然后出人头地的,曾国藩一定是其中典范。曾国藩并不是个很有天赋的人,但是他就是靠着自己的刻苦努力,一步步成为了人上人,但是成为了人上人的曾国藩并没有暴发户那样的气质,仍然过着很清苦的生活。那么这个一个严于律己的曾国藩是怎么教育子女的呢?曾国藩的家教如何?
曾纪芬是曾国藩的么女,曾国藩虽然是礼部尚书,但是曾家人生活依旧十分清苦。所以,对于自己的女儿,曾国藩从来不会特别偏爱,不过也是着实没有经济实力培养,所以从小曾纪芬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如此艰苦的条件却也造就了日后曾纪芬的高尚品德,曾纪芬在出嫁的时候,凭借从小养成的勤俭持家的美德,毫无大小姐娇生惯养的坏习惯,,她将丈夫侍奉得好好的,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自己的有效的家规,和邻居间的关系也处理的十分得当。
曾纪芬一直都记得父亲交给自己的东西,勤俭二字更是视作箴言。曾纪芬的确将这一点好好的传承下来了,每届大寿的时候,她都让子女不要送贵重的礼物。曾纪芬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异常严格,相信这和父亲所要表达的是一样的想法。为了让孩子们长大了在社会上能有所作为,她教育子女凡事都要往大处想,这样才能做大事,把目光放长远些才能有所斩获,才有取得成功的机会。
他的儿子,聂云台长大后,就在经营商业上取得大成功,不仅开办了银行,还开发矿产,成为上海当时的大财团。
晚年的曾纪芬更是将父亲的修生养性的方法利用到极致,每天吃素,饭后散步,睡前的热水泡脚,不让情绪决定自己的行为,一直到九十一岁的高龄,还保持着神志清醒的状态,完全没有一般老年人表现出的诸多症状。
曾纪芬一生敬仰他的父亲,高超的书法水品也是得到父亲的真传,据说当时的上海,人们都以能得到她的书法作品而荣。
中国近代政治家曾国藩的湘军怎么样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在湖南创立了湘军。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声势浩大,清政府地位岌岌可危,朝廷的军队越来越抵挡不住各地兴起的起义运动。
曾国藩将湖南各地散乱的军队统一起来,并通过严格的执行军法,制定军规,将各路野战军训练成为能保家卫国的正规军,与起义军对抗,相比之下,太平天国的部队反而变得有些业余了,满清政府虽然不是很信任曾国藩的湘军,但是没有办法,要是不支持曾国藩,清王朝的政权就要落到市井小人手中。曾国藩与很多湘军将领相互认识,大家也都非常赏识曾的雄才大略,愿意更随曾国藩,将军队越做越大,共同抗击不利于国家和平的势力。
曾国藩用儒家的礼教,尊卑上下等的思想约束军队,让每一位军中的将领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时刻为报效国家献身。在曾国藩的领导下,军队取得了赫赫战功,成功击退了太平天国的嚣张势力,湘军在执行任务时,都保持着遵守军纪的良好品质,湘军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在战事开始之前,他们必先考察地形,分析进攻利弊,筑好防御工事,以备不时只需,湘军极少主动出击,每次都是敌不动,我不动,察言观色,分析时局动态,然后一招制敌。湘军的出现,给清朝的军队制度带去了质的变化,从此,这种由平民自由加入军队,兵权在领导组织的将领手上的新形势,在今后对抗入的战役中侵者起到了指导作用。
曾国藩识人术介绍
曾国藩纵横政界这么多年,历经的挑战与磨难是我们不能想象的,都说官场如战场,稍一不留意,何止是乌纱不保,连性命都可能一起撘进去,《曾国藩识人术》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解释曾国藩为何能在政界游刃有余。
全书从阐述曾国藩著作《冰鉴》角度出发,向读者展示曾国藩的深谋远虑,以及无论在处理政事还是在与大臣关系上都能落得友好境地的原因。
阅读人心是一门学问,会阅读人心的人能看到人的内在本质,虽然这是听着很玄乎,但是历朝历代确是有这样的例子存在,孙膑没有读懂庞涓,惨遭迫害;韩非没有读懂萧何,惨死监狱。这都说明唯有阅读人心,才能掌握大局。
曾国藩也是如此,在对人心的研究上,他可没少下功夫,曾国藩擅长通过人的肢体语言来判断对方的品质,性格,人生阅历,而且能对被观察对象做出精准的预言。要是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这项技能该是会减少很多生灵涂炭了吧。
说曾国藩能识人术并不是没有依据的,有一次新来的三位幕僚来拜见曾国藩,事后有人问起,曾国藩告知第一人态度温和,目光低垂适合做文书工作;第二人能言善辩,但说话时左顾右盼,是机巧狡诈之辈,不能重用;第三人有大将风范,但是性格过于刚直,稍不注意,会命丧战场。这第三人便是日后战功显赫的大将,果不其然是在战中死亡。
曾国藩这套见别人的学问给了他很大的帮助,更对日后曾国藩选将用人的时候做了保证。这种通过相貌、言语、行动综合考虑人的作法,给曾国藩在政治生涯上带去了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