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长安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繁华城市。武则天称帝之时,做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改国号为“周”和迁都洛阳。武则天掌权期间,除了长安元年(701年)十月至长安三年(703年)十月住在长安外,一直居住在洛阳。武则天为何选择洛阳作为武周的政治中心?
唐朝的都城在长安,洛阳则是他的东都,从唐高祖一直到高宗,都是以长安来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但是武则天上位之后,她除了在长安元年的10月到三年10月,这段时间是住在长安城以外,其余的时间一直都是呆在洛阳的。除此之外,她还将东都改成神都,想要提高洛阳的地位。改名为神都之后,她又在此地修建了武氏七庙,建立了明堂。七庙在当时是帝王权利的一种象征,明堂则是进行各种大典的场所。她把七庙和明堂都修建于东都,无非就是想要提升东都的地位,将长安取代。除了这些,她在上位不到一年的时候,就把关内十万户居民都迁到了东都。但是,又是什么原因让她想要把都城迁往东都呢?
有一种说法是,她曾经因为争宠,将两名妃子各仗责一百,后又砍掉了她们的双腿,放进酒瓮中,活活把两人给整死了。自此之后,她便会经常梦到这两人,这使她睡不安稳,所以,她经常会去别的行宫里住。虽然这种说法流传了很久,但是却有很多的漏洞。首先,她经常住在东都,并且将东都当成政治中心,是在高宗死了之后,离那两个妃子去世已经过了有二十来年了,关系已经不大了。再次,她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其手段和能力以及精神力都是异于常人的,不是会惧怕鬼神的人。而且,她去了东都之后,也是没有杀人的。所以,这种说法是不太能成立的。
另外一种说法是说,她是在长安出的家,以她那种荒淫的生活,在此地是不太好的,所以,她便长住在东都。但是,这种说法也是不太准确的。她从一开始就是非常的受人关注的,不管走到哪里,拥有很多双眼睛是盯着她的。她要享乐,要掩盖自己出家的事实,都不能靠简单的方法来完成。而且,在之后徐敬业起兵的时候,他们的文书中就有提到她的这些事宜。这也就说明,她的这些事早就被世人所知晓了,不管她去哪里也都改变不了了,所以,也不需要回避他人了。除了这些,从她治理朝政的手段来看,她也不是一个会惧怕舆论的人,所以,这个说法也是不正确的。
又有人说,她长期住在东都是因为经济的原因。早在很早以前,就有帝王长期住东都了。唐朝后,太宗也曾经在这里待了许久。当时,关中常常遭遇灾害,各种产品都有些供应不上,所以,当时的帝王就常去东都。而且,东都的运输是很便捷的,从这运输各种东西都是非常的方便的,所以,这也是众多帝王在这里长住的原因。
除了这三种说法之外,还有一种说法,他们认为她长住东都是出于政治的原因。她的最终目的在于代替唐。在当时的社会中,以男子为中心的传统继承的制度下面,她夺取皇位是非常不易的。在这种境地下,她想要改都城,建立新的政权中心。
更是有一种说法,认为她去东都是军事和政治造成的。那个时候的军事形势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与周边的战事不断。从当时的实际来看,东都的位置非常的好,占了是全国最好的战略位置,比当时的都城更加适合处理战事。所以,她便想把东都作为新的都城。她把东都当做新的政治中心,从各方面来看,都是非常正常的。不过,从后来各个皇族又迁回长安,而东都的重要性也慢慢的丧失了,这也就能说明,她长住东都,很可能只是因为特定环境下的特殊处理。
武则天迁都洛阳,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是政治上的原因
洛阳在政治上对武则天的重要性,还可以从徐敬业起兵时魏思温的言论中窥见一斑。光宅元年(684年)九月,徐敬业等以匡复庐陵王为借口,起兵反对武则天。当时,魏思温建议徐敬业:“明公以匡复为辞,宜率大众鼓行而进,直指洛阳,则天下知公志在勤王,四面响应矣。”遗憾的是,徐敬业没有采纳魏氏的建议,结果兵败身死。陈岳论及此事,叹息道:“敬业苟能用魏思温之策,直指河、洛,专以匡复为事,纵军败身戮,亦忠义在焉。而妄希金陵王气,是真为叛逆,不败何待!”由此可见,洛阳对于武则天之重要,它实际上是武则天的政治大本营。
其次,就地理位置而言,洛阳适宜作国都。唐朝建立后,历经太宗、高宗两朝,疆土得到不断扩大。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朝的疆土达到极限:“其地东极海,西至焉耆,南尽林州南境,北接薛延陀界。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此后直到武则天时期,疆土虽时有变化,但都大于唐朝建国初期。长安在版图上的位置偏西,失去了居中而摄天下的作用。而洛阳西接关中盆地,东连华北平原,自古就被称为“天下之中”。若就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来说,从洛阳出发,北通幽、燕,西接秦、陇,东达海、岱,南至江淮,距离大体相等。因此,以洛阳为都可以居中而摄天下。
第二是地理上的原因
另一方面,洛阳的地理形势也适宜作国都。洛阳北枕黄河,隔河遥峙太行、王屋等山,又有北面的邙山作天然屏障;南有险峻的伊阙,再南遥峙熊耳、少室诸山;西控崤、函之险;东扼虎牢、黑石等关;中有土壤肥沃的伊、洛平原,粮食足以自给。故洛阳是一个“控以三河,固以四塞”的形势要地。这种险要的地理位置使洛阳具有制内御外的优越军事条件,也成为洛阳适宜作首都的主要原因。
第三是经济上的原因
再次,就经济原因而言,洛阳所在的关东地区的经济条件要优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关东地区的主体部分是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其西端的三河(河南、河内、河东)地区为伊、洛、河、济四水交汇处,自古以来农业就很发达。安史之乱以前,这里已经成为全国最发达的农业地区。关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间接加强了洛阳地位的重要性。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就体现了洛阳地位的重要和经济的繁荣。孝明帝时期(516—528年)洛阳已经成为整个北部中国的心脏。隋炀帝时期长安只存京师之名,洛阳已成为实际上的都城。
从古至今,洛阳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具有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历代帝王都十分重视它。汉高祖说:“我游遍天下,却只看到洛阳的好。”隋炀帝也说洛阳是天地相会、阴阳相会的地方。这一切都表明了洛阳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事实上,洛阳具备作为都城的条件。到了武则天时期,更是特别喜欢洛阳。洛阳被她视为一个新的政治中心,这并不奇怪。可是后期的唐中宗、玄宗等又将神都订成了东都,重新返回了长安。因此,武则天在洛阳的久居,可能是一个特殊的人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