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云南王沐英为什么深受朱元璋的宠爱?沐氏一族为什么能坐镇云南近三百年?

沐英士明朝开国名将,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自至正十六年起,十二岁的沐英跟随朱元璋攻伐征战,开始军旅生涯。。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其镇滇南十年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

在云南有一个“黔国公府”,又叫“沐王府”,这个“沐王府”就是朱元璋的养子沐英镇守云南时的府邸,沐英深受朱元璋的喜爱,待遇就像亲王一样,所以就把他的府邸称为沐王府。后来吴三桂镇守云南时期,就把沐王府改成了平西王府。沐英富有军事才能,他和傅友德以及蓝玉南征云南,消灭了盘踞在云南的元军残余势力,随后又平定了云南的叛乱。后来傅友德和蓝玉都班师回了南京,朱元璋独独命令沐英留在云南镇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还得从沐英的出身说起。

沐英是个孤儿,八岁的时候就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此后一直跟着朱元璋打江山,在南征北伐中培养了二人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特殊情谊,既是战友,又是父子。不过,沐英毕竟只是养子,此时太子朱标的威望正如日中天,如果不是染病去世,朱标理所当然的就会继承朱元璋的位置,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靖难之役了。另一方面,又因为沐英是养子,毕竟算是朱元璋的自家人,所以猜忌心很重的朱元璋肯定更愿意让自家人去镇守云南,毕竟让外人去做云南王,保不准那天有实力了就会跳出来反对老朱家。

既然沐英没有资格争夺皇位,而且又有军事才能,那么不如就让他镇守云南。在朱元璋发动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中,沐英都没有受到牵连,在我看来主要就是因为朱元璋的厚爱和信任。

沐英行事敏锐,聪明,又有领兵打仗之才,所以深受马皇后和朱元璋的喜欢与器重。洪武十年,沐英帅兵出征甘肃和西藏,并且大获全胜,因此被朱元璋封为西平候,并且被朱元璋授予世袭铁券。沐英平定云南后,由于他前脚刚走,云南立马又发生叛乱,经过数次平叛以后,朱元璋干脆命令沐英镇守云南,这是信任他的表现。

沐英镇守云南期间,相继平定云南大大小小的叛乱,使得云南彻底臣服于明朝治下,沐英命令军队屯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同时又以屯田作为考核官员的业绩,使得云南的农业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老百姓都生活在安宁和富足之中。

在云南期间,沐英兴修水利、发展商业、开发盐井、同时增设学府、发展教育,使得云南百姓安居乐业,不再发生叛乱。朱元璋有感于沐英的功绩,因此赞赏他说:“使我高枕无南顾忧者,汝英也。”朱元璋还把对沐英的喜爱直接写进了《皇明祖训》里,他在《皇明祖训》里规定: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除谋逆不赦外,其馀所犯,轻者与在京诸亲会议,重者与在外诸王及在京诸亲会议,皆取自上裁。其所犯之家,止许法司举奏,并不许擅自拿问。

朱元璋列举了适用于这条规定的皇亲国戚的名单,其中就包括“西平候家”,即沐英一家。朱元璋对沐英的喜爱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朱元璋不仅仅只是收养了沐英一个养子,但其中只有沐英最为忠诚、有能力,故而深受朱元璋的器重:太祖初起时,数养他姓为子,攻下郡邑,辄遣之出守,多至二十余人,惟英在西南勋最大。

所以,虽然沐英在云南一带一家做大,但是后来朱元璋也没有清算他。沐英从洪武十二年就开始镇守云南,此后也一直待在那里,很少进京,所以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沐英远离千里之外的政治中心南京,某种程度上也避免了使自己卷入政治斗争之中。但我觉得这个因素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其实最关键还是朱元璋对沐英的器重和信任,再加上沐英又深受马皇后的喜欢,马皇后难免常常在朱元璋身边吹一些有利于沐英的耳边风。

再加上沐英本人忠心耿耿,有情有义,洪武十五年马皇后去世后,沐英闻讯大哭不止,乃至咳血,可见他对朱元璋和马皇后是有父母之情的,毕竟他从八岁起就跟随他们打天下,经历腥风血雨的军旅生活,这种感情无疑是极为深厚与复杂的。而皇太子朱标去世后,沐英也是大哭不止,十分伤心,没过多久就追随朱标而去。沐英生前在云南施行仁政,管理有方,因此在沐英去世后,当地军民大哭送行。

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坐稳江山后,开启了大规模清洗功臣运动。先以谋不轨的罪名诛杀宰相胡惟庸,接着也将屠刀砍向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要人。10年后,他还不忘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的罪名,又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

1393年,朱元璋的大清洗运动进入高潮。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让后者不仅大开杀戒杀蓝玉,还因此株连涉案的其余数万人。至此,大批明初的勋贵武被基本清理干净。唯有身处云南的沐英是做到独善其身,可谓明朝政坛的不倒常青树。

早在1381年时,朱元璋就因为数次招抚蒙元的梁王不成,开始部署对西南地区的大规模进攻。明军兵分两路前进,由傅友德、蓝玉和沐英会师湖广西进,另有郭英、胡海洋从四川直接南下。势单力薄的蒙元地方军,在这种强击下节节败退。到了1382年的年初,末代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自杀身亡,明军也基本控制了云南的大部分关键地区。

在明军攻入云南前,历代中原王朝对当地的统治其实一直不太稳定。从汉武帝经略昆明,再到宋朝时的全面退缩政策,都让皇帝无法将自己的意志有效贯彻到云贵高原。即便盛极一时的蒙元帝国,也只是端掉了把持大理朝政的幕府,而继续认可段氏皇族的存在。唯有作风异常暴虐的明军,才会断然解决他们的按旧历归附请求,准备将所有区域都握在手中。

然而,明朝方面也很快发现,云南当地情况异常复杂,直接统御的成本非常高昂。因此,也只能与当地土司和光同尘。朱元璋显然对云南近乎羁糜的情况并不满意,但也只能顺势而为。明军沿袭了此前的一贯做法,以平定云的地方卫所军留镇。再加上元朝残留的投诚军力辅助,主要控各大城市及军事要塞。当傅友德和蓝玉在次年班师回朝,沐英就以镇守大将的身份留在当地主持军政大局。

当时的云南,实际上有着相对独立的文化。经过南诏和大理的600年治理,本地人习惯使用自己特色的僰文,并留存有着大量典籍。大老粗出生的明朝初代奠基人,却懂得保护地方民俗的重要性,片面发起了大规模的文化毁灭行动。众多南诏和大理两代的僰文典籍,就不分内容的被搜集毁灭。以至于后人若要详细研究地方历史,也很难找到可靠的一手材料。

沐英治理云南的成果也相当喜人。除剿灭了数次土司叛乱外,还主持了迁徙人口和建设军屯等工作。在朱元璋的支持下,将数百万人口从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等驱往西南。成为完全服务于明朝驻军的民生体系工程。作为嘉奖,明太祖也改变了让沐英暂留镇的初衷,下令让他世代镇守云南,以便中央对于云南的长期施政。但从个人角度来看,这种安排也不得不说是一种变相的保护。

朱元璋虽然对功臣心狠手辣,但沐英8岁时就被其收养,属于典型的自家子弟。因此,沐英和朱元璋夫妇的感情较为极深。养母马皇后病逝时,还因为悲伤过度而一度咳血。到公元1392年,又因太子朱标的去世而遭受打击患病,2个月后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48岁。他也因此侥幸逃过了蓝玉案的牵连,在元璋还没来得及对武将大清算时就与世长辞。

朱元璋对沐英的逝世也倍感痛惜。下令将其尸体运回南京安葬,并追封其为黔宁王,赐谥“昭靖”。沐英生前的封爵仅仅是西平侯,死后却越级追封王爵,可见在皇帝心中很有独特地位。后人常常称呼其为“沐王爷”,也是这次死厚葬的结果。

此外,由于大肆屠戮功臣,明朝的武将阶层很快就出现凋零现象。相比之下,沐英这种与朱元璋保持个人特殊感情的领军人物,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也可以解释朱元璋对其的死会感到格外痛心的原因。从后来的靖难之役过程来看,明太祖生前的清洗活动,也的确给军政事物造成极大破坏。朱棣的成功篡位,无疑有老爹当年埋下的坚实伏笔。

沐英死后,他的后代成为历任黔国公,并在在云南当地素有恩威。虽然明朝在云南大部分地区采取流官制度,但土司并没有被扫进历史的故纸堆。沐家的存在,也是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流官阶层与地方首领间的协调者和仲裁人。

当然,如此特殊的位置,也很容易引起后世皇帝的忌惮。在明英宗年间,为了荡平西南的麓川土司,就在当地安插了布政使、按察和都指挥使三司。明面上是协助沐氏管理地方,实际上却是在瓦解黔国公府的号召能力。乃至在嘉靖到万历年间,还有新任黔国公沐朝弼被人告发胡作非为,被抓到南京软禁,死后才给恢复职称和名誉。显然,这是明朝宫廷对其地方影响力的猜忌,却又始终知道不能与其脱离的外在表现。

随着大明王朝的日暮西山,云南也在崇祯时代爆发了沙普之乱。此时的末代黔国公沐天波,已不再被土司们尊奉为头面人物。由于明朝早在15世纪就对其进行架空,自然不能指望沐氏在17世纪还能动员人力勤王。最终,随着逃跑大师永历帝进入云南,末代黔国公也就为这个无能之辈尽忠而被杀死。

同类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