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周襄王的死因成谜,为何周襄王的死因无法考证?

东周列国时期,周天子的君王之位已经名存实亡,各个被分封的诸侯国家的实力都已经超过了周朝,朝廷已经是一个摆设,那么周襄王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襄王不许请隧》的开头是:“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说的是晋文公帮助襄王恢复了王位之后,襄王用土地感谢晋文公,晋文公却不要,而是希望在他死后,襄王可以让他按照天子的礼仪来安葬。但是襄王却没有答应,这是为什么呢?

襄王给的理由是因为不能废了礼仪。他说天子除了死后葬礼不同,来与其他人区分尊卑以外,生前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襄王用天子的礼仪来安葬晋文公就是乱了自古留下的礼节,这是对先王的不尊重,并且晋文公帮助襄王,算是襄王的私事,更是不能以这样的行为来报答他。

当然襄王讲了很多不许请隧的理由,但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这样的意思,最后的结果也是晋文公不敢再用自己的功劳去求这样一个殊荣,领了襄王给他的徒弟封赏退了下去。

从《襄王不许请隧》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襄王虽然感念晋文公帮助他恢复了王位,但是他也并没有因为晋文公的功劳而就不顾国家的礼法,赏罚分明,这是襄王的明智之举。

当然,《襄王不许请隧》这个故事也从侧面反映了晋文公的野心,按照天子的规格下葬,是至高无上的尊崇,可以说襄王和明智的化解了晋文公的野心。

周襄王怎么死的

周襄王是东周时期的君主,他在位时间三十多年,三十年间,他在位期间,没有什么大的建树,诸侯国几乎已经凌驾在他之上,就连东周的国土都一再的缩小,完全没有一个国家的规模。那么这样一个君王,周襄王是怎么死的呢?

周襄王怎么死的,历史记载的并不多,甚至连具体怎么死的也没有记载。历史学家只能根据周襄王的年龄来推断周襄王的死因。不过周襄王的生年却没有记载,但是可以大致推测一下。周襄王是在周惠王二十五年的时候即位的,当时的周襄王已经知事,怎么也要十多岁,近二十岁,而周襄王在位时间是三十二年,这么一看,周襄王过世的时候差不多也要五十岁左右,而古人的寿命本就不长,再加上周襄王在位期间动荡不安,所以有人推测周襄王是油尽灯枯病死的。

但是也有人说周襄王是被害死的,当时诸侯国林立,并且势力越来越大,周襄王虽然势力不够,但毕竟有一个君主的名头在,有他在,诸侯国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所以也有可能周襄王是诸侯国害死的。不过有人质疑这个说法,因为诸侯国几次救周襄王于危难之中,如果是被陷害而死的话,诸侯国应该早就实行了,不用等到周襄王快要死的时候。

不过关于周襄王怎么死的,由于记载不明确,所以现在也没有办法考证,只能有一些不太可信的猜测而已。

周襄王 谥号

谥号,是古代比较有地位的人死后,根据他们一生的作为、功过给的一个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那么周襄王谥号是什么呢?

周襄王谥号其实就是周襄王,他本名是姬郑,襄王是他死后的谥号。那么为什么给他这样一个谥号呢?

“襄”这个字用在谥号里其实是一个赞誉,证明姬郑曾经有过功。那么姬郑因为什么功劳所以获得了“襄”这个称号呢?姬郑一生最为璀璨的功绩,应该是平定了子带之乱。不过子带之乱真要追究起来也不是姬郑自己平定的。当时姬郑被王子带被逼逃出了都城,躲在了郑国,并且向诸侯国求救,当时刚刚即位不久的晋国公就打着勤王的名头,在公元前635年的时候抓住了王子带,并且迎接姬郑回了都城,这就是子带之乱。

所以说,周襄王谥号,虽然是一个带有称赞性质的谥号,但也是很普通的谥号,不是多么的有功绩。而周襄王在位的时候,诸侯国的地位有些已经凌驾在周襄王之上了,所以说周襄王这个东周的君主,在坐上皇位的时候,除非有力挽狂澜之力,否则结局是已经定了的。诸侯争霸,最后必定是分裂东周,经过长久的战争,才能重新统一成一个国家。

所以说姬郑死后,姬郑的封号是周襄王只是对他既无大功,也无大过的一个比较理性的评判而已。所以对于周襄王谥号不用太过于追究它的意思。

同类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