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谜
杨贵妃真的死于马嵬坡下吗?杨贵妃葬于何方?

杨玉环和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17岁时,她被选为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十月,风流天子唐玄宗到骊山温泉宫游玩时,被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美貌吸引。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八月,正式册立杨玉环为杨贵妃。从此,唐玄宗沉溺于杨贵妃的姿色风情中不能自拔。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以诛奸相杨国忠为借口,突然在范阳起兵,惊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美梦。在西逃途中,唐玄宗无奈,只得与杨贵妃诀别,命高力士将杨贵妃勒死在马嵬坡。不过,有传闻说,杨贵妃并没有死于马嵬驿,而是流落民间,还有人说她逃亡到了日本,难道杨贵妃真的没有死?如果死了,又葬于何处?

杨贵妃死于何处,是怎么死的

如果杨贵妃确实在安史之乱中死去,那么她究竟是怎么死的呢?一种说法是,杨贵妃被缢死于马嵬驿佛堂。《旧唐书·杨贵妃传》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杀了杨国忠父子后,认为“贼本尚在”,“后患仍存”,请求再杀杨贵妃以除后患。唐玄宗百般无奈,与杨贵妃诀别,“遂缢死于佛室”,葬于马嵬坡前。《资治通鉴·唐纪》中继承了这一说法,记载:唐玄宗是命太监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佛堂缢死的。还有一说认为,并非缢死于佛堂,而是佛堂前的梨树下。

比如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说:“玄宗幸蜀,至马嵬驿,命高力士缢杨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马嵬店媪收得锦靿一只,相传过客每一借玩,必须百钱,前后获利极多,媪因至富。”北宋传奇作家乐史的《杨太真外传》也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诀别时,她“乞容礼佛”。高力士遂缢死杨贵妃于佛堂前的梨树之下。明确指出杨贵妃不仅被缢死马嵬驿梨树下,还有遗失的锦袜作证,拾袜的老板娘还因此大发横财。唐史学家陈鸿的《长恨歌传》也记载:杨国忠被处决后,“左右之意未决。上问之,当时敢言者,请以杨贵妃塞天下怨。上知不免,而不忍见其死,仅袂掩面,使牵之而云,仓皇展转,竟就死于尺组之下”。

但是对于杨贵妃死于梨树下的观点,由于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赞美杨贵妃“梨花一枝春带雨”的诗句,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所可注意者,乐史谓妃缢死于梨树之下,恐是受香山(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带雨’句之影响。果尔,则殊可笑矣。”北宋乐史的说法主要来自于《唐国史补》,而李肇的说法恐怕很可能是直接受《长恨歌》的影响而来。不过,这些史书都明确记载杨贵妃不管是被缢死于佛堂内,或者在梨树下,总之都认为是死于马嵬驿。

这一说法,也为日本一些著名学者所认可,比如日本汉学家井上靖先生,在收集了大量史实的基础上,写了《杨贵妃传》一书,把这位传奇人物的悲欢离合,描写得淋漓尽致。关于杨贵妃的死,他的观点与中国历代学者观点一致,认为是被缢死于马嵬驿,而且还细致描写了杨贵妃被赐死前的态度。

但也有的学者认为杨贵妃并非死于马嵬驿佛堂或梨树下,而是死于当时的乱军之中,这可算是杨贵妃之死的第二种说法。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一些唐诗的描绘。比如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杜甫在叛军占据的长安城作了《哀江头》一诗,其中有“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的句子,有人认为诗中暗示了杨贵妃并非被缢死于马嵬驿,因为如果是缢死了,不可能有血迹,何来“血污”之说。

李益所作七绝《过马嵬》和七律《过马嵬二首》中有“托君休洗莲花血”以及“太真血染马蹄尽”等诗句,描绘出的都是杨贵妃为乱军所杀,死于兵刃之下的情景。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也有“君王掩面救不得”之句,既然“救不得”,如何还有被赐死的可能呢?分明是被乱军所杀。晚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中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张佑《华清宫和杜舍人》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马嵬驿》的“返魂无验表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诗句,也都认为杨贵妃是血溅马嵬驿,并非被缢死。试想,在当时的情况下,军士群情激昂,处于失控状态,加之认为杨贵妃是“贼本”,因而在诛杀杨国忠的情况下,再乱刀砍死杨贵妃也并非没有可能。但是这一说法也历来为人质疑,因为所谓诗歌难免带有夸张、比兴、铺陈的创作手法,有着明显的文学色彩,并非为史实的实录,不足为据。再说这些诗人也不是马嵬驿事件的见证人,以讹传讹的可能性极大。

还有一说,认为杨贵妃是吞金而死。中唐刘禹锡在《马嵬行》一诗中曾这样写道:“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行,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天晖。贵人饮金屑……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这首诗中,明确指出杨贵妃为吞金而死。陈寅恪先生曾对此说法颇感新奇,但在所著的《元白诗笺证稿》中提出质疑,他认为刘禹锡所作《马嵬行》一诗,是流于“里中儿”的传言,所以会有很多说法。但是,陈寅恪也没有排除杨贵妃在被缢死之前,也有可能吞过金,所以才为“里中儿”所传说。

总的来说,杨贵妃被缢死于马嵬驿佛堂,为正史所载,可信性较大。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史料记载多有分歧,杨贵妃究竟是死于佛堂或者梨树下,抑或是被乱军杀死或者吞金而亡,恐怕难以说得清楚了。不过,以上所说无疑都证明杨贵妃确实是死了,那么她死后葬于何方呢?

杨贵妃葬于何方

根据《旧唐书》记载,由于当时正在西逃途中,事起仓促,杨贵妃死后只是用紫褥包裹,葬于驿道西侧,时年38岁。也就是说连口棺材也没有,只是拿褥子裹在尸体上,草葬于大路西侧,随后唐玄宗就起驾向西继续逃亡去了。唐玄宗走了以后,当地流传有一种掘墓观美人说法,事实如何,不得而知。不过,据史料记载,西逃第二年,唐玄宗回銮时(当然此时他已经是太上皇),曾经下令,将杨贵妃的遗体改葬。但是据《旧唐书》记载,宦官启开坟墓后,却发现杨贵妃的尸体已经没有了,坟中只剩下一个香囊,于是也只能把香囊献给太上皇了。从杨贵妃死到改葬,中间只隔了一年半的时间,尸体不可能全部腐烂,连骨头都没了。因此,这一记载难免令人生疑:这里边究竟有没有埋过尸体?白居易《长恨歌》也证实:“马嵬坡前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可见在唐时就已普遍认为杨贵妃并未葬在马嵬坡。那么杨贵妃究竟被埋在哪儿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也不那么容易,因为现存的杨贵妃墓地就有四处之多。一处是在今天陕西兴平县马嵬镇西。近年来,经过当地政府修葺后的坟墓为一半坡上的小陵园,大门顶额上横书有“唐杨氏贵妃之墓”七字,进入园内,正面是一座三间仿古式献殿,献殿后面是坟冢,高3米,封土四周砌以青砖。之所以砌以青砖,还盛传一种说法:埋过杨贵妃的坟虽然时日不长,坟土却细腻光滑像擦脸的粉一样,并且奇香无比,所谓“此地纵千天,土香犹破鼻”。而且妇女用杨贵妃墓上的土搽脸,可以去掉脸上的黑斑,使面部肌肉细腻白嫩,其墓土也因此被称为“贵妃粉”,远近妇女争相以土搽脸,连外地游人至此,也要带包墓土回去。于是墓堆越来越小,守墓人不断给墓堆添土,但不久又被人挖光,为了保护坟墓,只好用青砖将其包砌。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

杨贵妃墓前有一石碑,上刻:“唐玄宗贵妃杨氏墓”。围绕墓的周围有三面回廊,上嵌大小不等的石碑,刻有历代名人游后的题咏。如上所述,唐玄宗回銮时,曾密令人将杨贵妃迁葬。由此看来,该墓是原来的墓,还是迁葬后的墓,或者说不定就是杨贵妃的衣冠冢呢,这一切也都是未为可知。如今,在杨贵妃墓后的半坡上,还修有一亭,亭边用洁白的汉白玉雕了一尊高近3米的杨贵妃站像。雕像表情凝重,目光向下,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另外,在日本山口县大津郡的久津渔村二尊院,保存有相传为杨贵妃墓的一座五轮塔。在久津二尊院里还供奉着释迦牟尼和阿弥陀佛两座立像,传说是唐玄宗为了安慰杨贵妃而特意送到日本来的,现已被日本列为重点保护文物。这在后面还要介绍,这里不再赘言。

2005年9月,四川大学的蔡正邦等学者提出了一种杨贵妃葬地的全新说法。他们从多个方面论证杨贵妃死后并未葬在马嵬坡,而是葬于四川省崇州市的三郎镇。从史料上看,《资治通鉴》曾载,唐开元二十三年,“朋故蜀州司户杨玄琰女(杨玉环)为寿王妃”;“杨钊(杨国忠),杨贵妃之从祖兄也……从军于蜀得新都尉……杨玄琰卒于蜀,钊往来其家”。他们认为这一记载说明杨贵妃的父亲曾在蜀地为官,并且死后家人留于蜀中,所以杨国忠才会“往来其家”。因而杨贵妃出生于蜀州,而今天的蜀州即崇州市的古称。

另外,《唐书》载,“贵妃缢路祠下,课尸以柴茵,瘗道侧,帝至蜀密遣使具棺椁葬焉”;而日本井上靖在所著的《杨贵妃传》中叙述,“(唐玄宗)即派敕使祭祀杨贵妃……悄命宦官将杨贵妃遗体移葬别处”,这说明杨贵妃虽死在马嵬坡,但遗体却曾被迁葬。另外从资料看,杨贵妃喜爱多汁水果,并且喜欢香辣味,这与蜀中人相似。在《马嵬方志》中记载,杨贵妃死前嘱,入宫后常思念故乡蜀州的佳山秀水,请求死后归葬于翠围山中。

从这些记载看,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听从其意,将她移葬到蜀中的可能性极大,而蜀中山水最佳的地方莫过翠围山。蔡正邦在对崇州市三郎镇进行的实地调查时,还发现翠微山中还残留有“大唐天宝”字样的石碑。据说,多年前,崇州市收藏家陈忠仁曾在翠围山附近遇见两个盗墓者,向他出售唐代五爪金龙黄袍和五彩凤凰二马裙,“丝绸保存得当,千年不朽”。唐代丝绸保存到现在是完全可能的,而黄袍和凤裙,非帝王家不可能拥有,而唐朝和翠围山有瓜葛的就只有杨贵妃一人。他们还从翠围山兽医马少君家听到一个世代相传的故事:“杨贵妃墓就在翠围山中”。蔡正邦还从人文地理方面进一步论证说,杨贵妃墓应在三郎镇南面,墓北正对长安,正印证了古时合魂归里,面对“三郎”、“皇宫”的意思。他甚至认为,三郎镇的名称也与杨贵妃有关。由于唐玄宗排行老三,三郎是杨贵妃生前对他的昵称,唐玄宗缢杀杨贵妃后,心中有愧,就改镇名为三郎镇,长伴妃墓,以求得心理平衡。并且三郎镇还有一个九龙沟,龙被喻为天子,即皇帝,这与凤栖山也恰好对应。不过,这种说法虽然论证充分,也有合理之处,但只是一家之言,也多有牵强附会之处,事实究竟如何,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和论证。

台湾学者魏聚贤甚至在《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中声称,他考证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坡,而是被人带往遥远的美洲,因而杨贵妃死后也就自然葬于美洲了。不过这一说法太过于渺茫,也就不好论辩了。

如果没有死,流落何方

如果真如前文所述,在日本或者在美洲真有杨贵妃的墓,那就说明杨贵妃根本就没有死于马嵬驿。史学界也真有人作此判断,认为当时只是赐死了一个宫女当作替身,以假乱真罢了,实际上杨贵妃只是被贬为庶人,流落于民间。我国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就持这种观点。他在《论诗词曲杂著》中对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作了考证。认为如果以“长恨”为篇名,写至马嵬驿已经足矣,何必还要在后面假设临邛道士和玉妃太真呢?因而认为其分明暗示,杨贵妃没有死于马嵬驿,并且诗中明言唐玄宗“救不得”,怎么可能会有正史所载赐死的旨意呢?因此,当时决不会被赐缢死。

陈鸿的《长恨歌传》所言“使人牵之而去”,是说杨贵妃被使者牵去藏匿远地了。白居易《长恨歌》说唐玄宗回銮后要为杨贵妃改葬,结果是“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连尸骨都找不到,这就更证实杨贵妃未死于马嵬驿。特别是,陈鸿作《长恨歌传》时,唯恐后人不明,特为点出:“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而“世所不闻”者,今传有《长恨歌》,这分明暗示杨贵妃并未死,而只是流落到了民间。

与上面观点相仿,有人认为实际上杨贵妃出家当了女道士。这种说法的依据也主要是白居易的《长恨歌》:既然“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说明杨贵妃并没有死。后来唐玄宗又派遣方士四方寻找,“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认为白居易实际上暗示杨贵妃没有香消玉殒,命丧黄泉,而是流落到了“玉妃太真院”当了女道士,而唐时的“女道士院”实质上与青楼无疑,从而认为杨贵妃沦落风尘,入了青楼。也因此,唐玄宗才“此恨绵绵无绝期”,悔恨难当,无以言表。不过这两种观点都带有臆测和断章取义的嫌疑,都没有有力的证据为依托,并且白居易的《长恨歌》只是文学作品,难免会带有作者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虽然包含有一定史实,但拿来作为杨贵妃没死的论据,毕竟勉强。

还有一种说法,杨贵妃没有死于马嵬驿,而是逃亡到了日本。俞平伯在论证杨贵妃没有死于马嵬驿的基础上,还进一步论证她几经周折,逃到了日本,随她一起出逃的还有杨国忠的儿媳及孙子杨欢。传说,杨玉环寓居日本时,还帮助日本天皇挫败过一起宫廷政变呢!至今日本还有两座杨贵妃墓。在日本民间和学术界有关杨贵妃逃到日本的种种说法,广为流传。其中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当时,在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一个侍女。禁军将领陈玄礼怜惜杨贵妃貌美,不忍杀之,于是与高力士合谋,以侍女代死。

高力士用车运来杨贵妃尸体,查验尸体的便是陈玄礼,因而使这一金蝉脱壳之计成功。然后,陈玄礼的亲信护送杨贵妃南下,到了现在上海附近,漂洋过海到达了日本久谷町久津,并在这里颐养天年,直到逝世。据传说,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玄宗曾派方士出海寻找。在久津找到杨贵妃后,方士还将唐玄宗所赠的二尊佛像交给了她,杨贵妃则赠玉簪作为答礼。这二尊佛像现在还供奉在日本的久津院内。日本历史学家邦光史郎在《日本史趣事集》中也言之凿凿地说:杨贵妃最终死于日本,葬在久津的二尊院内。至今当地还保存有相传为杨贵妃墓的一座五轮塔。

日本《中国传来的故事》(1984年《文化译丛》第5期)一文中则记载道:“唐玄宗平定安禄山之乱,回驾长安,因思念杨贵妃,命方士出海搜寻,至久津向杨贵妃面呈唐玄宗佛像两尊。杨贵妃则赠玉簪以为答礼,命方士带回献给唐玄宗。虽然互通了消息,但杨贵妃未能回归祖国,在日本终其天年。”1963年有一位日本姑娘甚至向电视观众展示了自己的一本家谱,煞有介事地声称自己就是杨贵妃的后人。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也自称是杨贵妃的后裔。如今的久津渔村,更以“杨贵妃之乡”而闻名。

在日本的杨贵妃墓附近,除了墓上的五轮塔外,还供奉着一尊造型优美的杨贵妃塑像。有关学者在此调查中发现,杨贵妃墓前有二块木板,一块是关于五轮塔的说明,一块是关于杨贵妃的说明,上面写着:“充满谜和浪漫色彩的杨贵妃之墓——关于唐六代唐玄宗皇帝爱妾杨贵妃的传说”。调查中发现这里的人们对杨贵妃有着特殊的感情,好像杨贵妃就是他们这个地方的人一样。甚至有人说杨贵妃在这儿还有后代,后代姓八木。他们一直坚信一个古老的传说:当年杨贵妃在安史之乱的形势下,被逼无奈乘坐“空舻舟”飘在海中,经过漫长时日听天由命地漂泊,由于海流的作用,漂到了日本一个叫做“唐渡口”的地方,这里便是如今日本山口县的久津。杨贵妃死后,村人合力将其葬于隔山望海的地方。这里的日本人至今仍喜欢到杨贵妃墓朝拜,说这样做可以得到漂亮可爱的孩子。

2005年,著名作家叶广芹,在对日本“杨贵妃故乡”久津进行了大量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史料进行分析后,发表了《杨贵妃下落之谜》的演讲文。对杨贵妃在刀光剑影中,如何逃亡日本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她首先实地考察了日本久津的杨贵妃墓和二尊塔,向当地的百姓询问相关情况,并到“唐渡口”实地看了回流情况,还看了日本记载的有关杨贵妃逃往日本的记录。最后论述了杨贵妃逃亡日本的可能。

按她的解释,杨贵妃最后能远逃日本,主要基于以下四个要素:第一,杨贵妃本人待人还算厚道,在宫中并没有得罪什么人,大家对她还是很有感情的;第二,杨贵妃得到了当时处于调节唐玄宗和军队各方面关系的前夫李瑁的帮助;第三,得到高力士的大力帮助,当初就是高力士设计让杨贵妃先当道士,后成为唐玄宗的杨贵妃,所以他不可能勒死杨贵妃;最后,关键一点是她得到了时任鸿胪卿的侄儿杨暄的帮助。由于鸿胪卿相当于外交部长的官职,杨暄与日本遣唐使交情深厚。杨贵妃可能沿着傥骆道从骆驿口进来,洋县出去,沿着汉江南下,然后到长江,再往南到海边,最后在日本遣唐使的帮助下到达了日本。她也表示这只是一种说法,中国正史的记录和日本的记录谁是谁非,是不好说清的。

由上述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杨贵妃之死的传说也就越来越生动,越来越具体,不过离开史实也就越来越远,戏说的成分也就越大。这其中反映出了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对杨贵妃之死的同情和一种重新的认识,也不排除在当今形势下,人们大打杨贵妃牌,借杨贵妃的声誉,来活跃旅游业。

总的说来,杨贵妃被缢杀于马嵬驿的史料是比较详实的,且已得到公认。然而,杨贵妃出逃当女道士和逃往日本的说法,也言之成理,证之有据,似乎也不能轻易否定。至于事实如何或许还需假以时日,看能不能有更加有力的考古发现或者有关证据的出现。

同类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