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书上这样记载着,1945年,苏军最先攻入柏林,希特勒眼看末日将近,服毒自尽。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原来柏林是艾森豪威尔让给斯大林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也许攻入柏林的就不是苏联军队。
1945年3月,纳粹德国气数将尽,盟军的多支部队都在猛烈地向前进攻,争取早日攻下柏林,结束这场战争,同时也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历史的纪念碑上。
在所有的部队中,英国将军蒙哥马利率领的第二十一集团军在诺曼底顺利地登陆之后,节节胜利,一举收复法国,然后将军队掉转,直逼纳粹德国疆土,目标就是攻下柏林。
就在蒙哥马利志得意满,准备全力前进攻取柏林的时候,突然收到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来电,来电中说作战计划发生变动,要他立即改变盟军的主攻方向,放弃柏林,转而攻击东南方向的德国慕尼黑和莱比锡。蒙哥马利的部队接受的任务是改向东北,占领卢贝克湾,以切断德国军队逃往丹麦和挪威的退路,而最重要的占领柏林、一举击败纳粹德国的任务,则交给了苏联。
踌躇满志的蒙哥马利被这份电报搞得非常恼火,他故意将这份电文的内容向部下透露出来,表示自己的不满,于是在英军中掀起一股指责美国人的舆论,不断有人给华盛顿的美军联合指挥部发去电报,强烈指责美国人擅自决定改变进攻方向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并对由苏联人独自攻占柏林表示不解。
可是,艾森豪威尔坚持己见,草拟了给蒙哥马利的电文。又给苏联方面发去电报,告诉斯大林,美军主动把柏林让给苏联。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也是极为愤怒,觉得艾森豪威尔干了一件大蠢事。在丘吉尔的观点中,柏林不仅不能放弃,而且应该作为英美联军的首要目标,集中全部的力量,将其攻下,而今却让给苏联人去攻打,简直就是莫名其妙!丘吉尔给艾森豪威尔发去了阐明自己观点的电报,在电报中说:柏林是纳粹德国的军事核心,同时也是政治核心,政治意义更加需要重视,因为柏林的陷落,将使德国仍然在抵抗的军队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震动,有利于早日结束欧洲战场的战斗。他在电文中还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我们放弃最重要的柏林,将其主动让给苏联人,而苏联人一旦进入柏林,就将产生极其严重的政治后果,因为这一切都将使他们产生‘天下是俄国人打下来的’意识。”在电文中,丘吉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倾向于第二十一集团军向易北河挺进,攻占柏林。这同准备攻打鲁尔以南的攻势并不矛盾,只是把部队的任务向北移动了一些罢了,这样也可以使英国军队免于陷入意外的狭窄地带。
没过多久,英国首相丘吉尔就收到了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的回电,针对丘吉尔说到的使英国军队陷入狭窄地带的说法,艾森豪威尔给予了坚定的回击。他在回电中说:“您推测的‘使英国军队陷入意外的狭窄地带’与我的想法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认为我这两年来所做的工作,应该消除这种想法才对。此外,我也没有觉得我的调动就会损害英国军队的作用和威望……”
面对这种情况,丘吉尔也无奈了,他不明白美国人的政治眼光怎么会这么短浅,这么容易就被眼前的军事利益所迷惑,竟然没有看到将来有可能产生的极为严重的政治后果。丘吉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效果,不得不放弃,但还是专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在其中包含了一点希望,虽然,他也知道这种希望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
结果果然是这样,美国的态度没有丝毫的转变。
就在艾森豪威尔和丘吉尔相互通过电报,说服对方的时候,苏联统帅斯大林也接到了美国人让其攻打柏林的电报,斯大林看了电报很是愉悦,但是仍然不动声色地说:“艾森豪威尔的计划似乎不错。”
第二天,斯大林的回电传到了艾森豪威尔的办公桌上,原文如下:“阁下的使贵军与苏军会师从而把德军一分为二的计划甚好,与苏联最高统帅部的想法完全一致。我完全同意贵军同苏军在埃尔伏特、莱比锡和德雷斯顿会师。苏联最高统帅部认为苏联军队的主攻点也应该在这个方向。”
谁先入主柏林的争端终于在1945年5月2日落下了帷幕,因为苏联红军已经攻入了柏林,争吵已经毫无意义了。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看到斯大林给艾森豪威尔的电报后,知道一切都晚了,事实已定,无法再改变,只好发去电报安慰一下蒙哥马利将军。
果然,在“二战”结束后,德国被强行分成东西两个国家,东面建立了苏联人主导的民主德国,西面建立了西方国家主导的联邦德国,中间建起了高高的横贯柏林市区的“柏林墙”,强行将德国一分为二。这与当年这项决定有着莫大的关联。
后来的史学家在评论这件事情的时候都认为,就政治远见来说,艾森豪威尔和丘吉尔相比,差的确实不是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