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谜
徐槐帐下战将李宗汤:擒杀梁山两位地煞 为故主报仇雪恨
  在《荡寇志》中,李宗汤是官军主帅徐槐帐下的一员战将。他原是行走江湖的豪侠义士,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在好友韦扬隐的引荐下投至徐槐门下,跟随徐槐征贼剿寇、建立功业。徐槐亲赴梁山斥责玉麒麟卢俊义时,李宗汤只身相随护卫周全,以无畏的气势和精湛的箭术震慑梁山众头领。徐槐率部征讨梁山时,李宗汤担任陆军总指挥,和水军齐头并进、协同作战,先后在闹渔湾斩杀翻江蜃童猛,于十字渡射杀梁山水军头领罗富,并在头关之战中生擒锦毛虎燕顺。徐槐在二关壮烈殉国后,李宗汤在张叔夜的带领下抢关夺隘、奋呼杀贼,最终跟随大军歼灭梁山。

根据书中的描述,李宗汤,长沙县人,原是位行走江湖的豪侠义士,之后成了歼灭梁山的主要战将,在雷部三十六将中排第三十一位。他生得豹头环眼、身长体大,八尺身高、魁伟雄壮,善使一口泼风大刀,骑着一匹大宛名驹,足智多谋、勇武善战。他首次出场是在该书的第三十二回。李宗汤前往济宁杨枹山中寻找隐居的授业恩师时,在途中结交了迁居济南府的新科武解元金成英。不过,二人初见时的场面,却显得略微有些尴尬。

当时,李宗汤见脚夫挑着的行李上有“曹州金”三个字,以此推断出货主必是名震一时的金解元,在询问确切后,当即迎上前去下马拜见。可是,金成英见李宗汤体型彪壮、样貌威武,又盯着自己的行礼直勾勾看了半天,误以为遇到了拦路劫财的山大王,虽然也是依礼回拜,但言谈举止中却充满了疏远和戒备。李宗汤见此也不介怀,随即侃侃而谈,表明了自己拥官抗寇的立场和真心结交俊雄豪杰的意愿,轻松化解了这一尴尬的氛围。随后,二人推杯换盏、结为知己。最后道别时,李宗汤还向金成英引荐了枪术精湛的同门师弟韦扬隐。

后来,在韦扬隐的引荐下,遨游江湖的李宗汤投至徐槐门下,至此开启了征贼剿寇、建立功业的道路。徐槐出任郓城知县时,李宗汤极力劝阻。原来,郓城本是梁山地界的要冲之地,而 能起到支援的曹州府自张叔夜和帐下几位战将入京受职后,也处于将少兵稀、人才虚无的境地,自保尚且勉强,有力的支援更是无从谈起。一旦郓城被梁山贼寇围攻,外无友军支援,内又城狭地窄,必然无法长期抵御,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徐槐决心已定,势要争做朝廷柱石,在此险恶之地建立一番功业。李宗汤见恩师大志已明,精神奋起道:“老师既有如此大志,我等必跟随左右,倾力报效。”

李宗汤等人抵达郓城后,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了几个月便令破败的县城面貌大变,不仅城防永固、钱粮充盈,招募的强兵劲旅更是成了剿贼灭寇的一把利剑。徐槐亲赴梁山痛斥群贼时,李宗汤主动请缨陪同前往,承担了护卫主帅周全的重任。在梁山期间,李宗汤提刀直立、威风凛凛,以威武的气势震慑的金枪手徐宁、扑天雕李应等人人怯惧,不敢逞凶行刺。离开梁山时,李宗汤奉命展示技艺,将一支箭从杏黄旗“替”字对心穿过。此等精湛的箭术,令卢俊义等众头领们个个心惊、瞠目结舌。

徐槐统领三军征讨梁山时,李宗汤奉命担任十八支陆军总指挥,与十八支水军齐头并进、协同作战。闹渔湾之战时,李宗汤手提大刀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与翻江蜃童猛撞见后,仅用了几个回合便将其拦腰砍杀。随后,李宗汤率部抢攻十字渡时,与梁山水军头领罗富相遇。只见他张弓搭箭猛喝一声,一支箭恰好贯穿了罗富的颈项。正在酣战的卢俊义见此情景不禁心中一紧,而正是这略一分神之际,险些被韦扬隐挑杀当场,幸得浪子燕青等人极力救援才侥幸逃回山寨。

此后,在头关之战中,李宗汤用计生擒锦毛虎燕顺。徐槐在二关阵亡后,李宗汤继承恩师遗志,率领本部兵马死守头关,直到张叔夜统领大军抵达。此后,李宗汤率众抢寨,跟随大军歼灭梁山,为故主徐槐报仇雪恨。

同类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