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风雅钱塘-何物《湖光》动诗情
民间故事  2021-01-11

南宋时,孤山以南的西湖水面,每到黄昏以后,便有《水灯》浮现,灯光颜色红得发紫,从施食亭(今已不存)南往西泠桥方向移动,然后返回。碰到风雨交加之夜,《水灯》亮度增大,遇皓月当则减弱。尤为厅特的是,电闪雷鸣之时,它会和闪电《争光闪烁》。当时有位名叫金一之的书法家,住在湖西庆山顶二十多年,年年都能见到这种《水灯》。《武林旧事》的作者周密在他另一部笔记《癸辛杂识》中记下了此物此景。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旨述周密这一记载时认为,所谓《水灯》就是《湖光》。原来,早在北宁,苏东坡曾在他的《夜泛西湖》组诗四、五两首中描述过《湖光》:《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空茫然。》显然,苏东坡认定《湖光》系人为之物,并与寺庙有关。但以宁时的科技水平,能制作出水面成双成对往返移动而且会与闪电《争光闪烁》的发光装置,实属不可思议。

清初有人又见到了《湖光》,如陆次云在《湖需杂记》中说,顺治九年(一六五二)夏,他与〈长升殿〉的作者洪升顶风冒雨夜游西湖,留宿于湖心亭。夜半忽见湖面有红灯一点,在雨中明明灭灭,往来不定。到道光十三年(一八三三)夏,海宁人查人英夜游西湖后在游记中写道:《突有火光十数团浮动纵横,倏忽不见,湖面如墨,岂东坡所谓〈非鬼非仙〉者耶?》查氏怀疑这可能是西湖鱼人夜捕鱼用的特制《火盆》,那是一种类似于探照灯的捕鱼灯光装置。但从他描述的具体情形看,这种《火盆》无论和周密记载的《水灯》还是苏轼诗中的《湖光》都相去甚远。

近代以来,未见有关目睹《湖光》的记载或报道,有人打算考察这一神秘现象,终因如今夜西湖各种灯光装置的《干扰》而未能实行。《湖光》究系何物?仍是一个谜。

儿童故事免费下载资源
有声小说免费下载资源
同类相关信息
  • 出云洞
  • 在明光西北约40里的石门口西北有一奇特的自然景观。山腰石崖上有一道裂缝,宽约一...[详细]
  • 天下第一等学问
  • 东汉时期,京城洛阳太学府是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学府里个个都是饱学之士,其...[详细]
  • 千佛庵
  • 相传牵牛花被县太爷的小太爷看中,逼婚投井自杀。金牛拉回牵牛花的尸体葬于山坡。...[详细]
  • 伟大的蜜蜂妈妈
  •   秋天到了,小河两岸的菊花开了,小蜜蜂和妈妈正忙着采蜜,她们飞到这,飞到那...[详细]
  • 乾隆夜走野兔岭
  • 六十大寿临近,乾隆爷觉得自己在花甲之年还是腰不疼气不喘,心里这个高兴。心念一...[详细]